期刊文献+

现当代哲学对主体性的批判——一种社会理性的视角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人们常常关注主体性的积极作用,但对于主体性思维方式造成的负面影响却缺乏深刻的反思。现当代哲学对主体性的分裂本性和虚幻本性的揭示和批判,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主体性的理解。主体性思维方式依然是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从主体性出发无法实现现代社会的整合,只会加剧现代社会的分裂、造成对个体的压制。
作者 刘富胜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33,共4页 Study & Explor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二级参考文献13

  • 1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被引量:165
  • 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1. 被引量:48
  • 3伯林.自由论[M].译林出版社,2003.. 被引量:8
  • 4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84. 被引量:15
  • 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7.. 被引量:327
  • 6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19. 被引量:244
  • 7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被引量:95
  • 8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542. 被引量:3
  • 9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被引量:2
  • 10凯利.《俄国思想家》导论[A].伯林.俄国思想家[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133

同被引文献22

  • 1张文显.弘扬实践育人理念 构建实践育人格局[J].中国高等教育,2005(3):7-9. 被引量:73
  • 2[捷克]夸美纽斯,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3
  • 3[法]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被引量:2
  • 4[加]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A].王晖.文化与公共性[C].北京:三联书店,1998.. 被引量:5
  • 5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C]//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被引量:6
  • 6[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M].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7,1,2. 被引量:2
  • 7[英]托马斯·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 8[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等,译.译林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 9A. MacIntyre.After Virtue[M].Notre Dame, Ind.: Univer- 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84. 被引量:1
  • 10John Dewey. Moral Principle in Education[M].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