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国际科研平台的团队学习型研究生培养模式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在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中形成的"立足国际科研平台,组建多学科背景的学习型研究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对该模式的内涵和特点、研究生培养方式及培养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
作者
李树茁
靳小怡
刘慧君
陈善平
杜海峰
左冬梅
机构地区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讲师
不详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17,共4页
Academic Degrees & Graduate Education
关键词
国际化
科研合作
创新团队
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F426.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4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72
同被引文献
65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77
参考文献
8
1
王斌,陈彦,周绍忠.
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KAQ整合模式的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20(3):27-32.
被引量:7
2
张亚丽.
研究生教育中推行合作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
.辽宁教育研究,2005(8):66-68.
被引量:8
3
张慧洁.
扩招后研究生教育质量及保障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11):99-101.
被引量:17
4
金丽鑫,谢立平,姜红,赵凌侠.
研究生质量下滑原因剖析及解决策略[J]
.辽宁教育研究,2005(8):69-72.
被引量:19
5
郭世佑.
博导的质量、责任与权利[J]
.中国高等教育,2005(19):29-31.
被引量:5
6
俞冰,沈岩,康飞宇.
工程硕士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践及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6):86-87.
被引量:5
7
王根顺,张亚丽.
多元互补——新时期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战略选择[J]
.高等理科教育,2006(1):26-30.
被引量:6
8
张东娇.
变革中的导师制度及其个体命运[J]
.教育科学,2005,21(2):45-48.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44
1
南仲喜.
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现状及教育改革对策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7,14(4):23-28.
被引量:21
2
王天生.
英国体育研究生专业和课程设置的特及对我们的启示[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6,13(3).
被引量:18
3
裴劲松.
略论研究生教育的模式与发展[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67-71.
被引量:3
4
王天生,程致屏,夏玉兰.
中英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特点的比较研究[J]
.体育科学,1997,17(1):28-32.
被引量:11
5
顾明远.
试论21世纪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3):12-15.
被引量:53
6
李其生.
谈研究生培养之管理(三)——关于构建面向21世纪的先进课程体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4):45-48.
被引量:20
7
杨自文,胡志刚.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加强理工科研究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5):56-60.
被引量:9
8
薛天祥,杨晓江.
走向21世纪的研究生教育[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6):55-59.
被引量:14
9
潘云鹤.
KAQ模式与研究生教育[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2):5-7.
被引量:33
10
张小明.
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实践[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2):22-24.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72
1
陈金阳,龚虹波,林上洪.
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的制度建设与变革——基于IAD框架[J]
.教育学术月刊,2021(7):55-62.
被引量:4
2
杨敏.
关于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路[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2):83-84.
被引量:8
3
谢纪美,康文雄,陈铁群.
研究生教育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探讨[J]
.现代企业教育,2006(18):99-101.
被引量:7
4
高红.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13(4):136-138.
被引量:8
5
谢纪美,康文雄,朱蕾.
专业实验室环境下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J]
.文教资料,2006(29):14-15.
6
朱小军,时章明,周萍.
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导师指导因素探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246-248.
被引量:35
7
阳旭.
以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促进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3):9-11.
8
王慧莉.
关于我国艺术体操研究生培养问题的调查分析[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5):95-97.
被引量:1
9
金波,单芳.
论档案学专业研究生教育[J]
.档案学通讯,2006(5):10-12.
被引量:7
10
付建民.
“三大理念”与大学体育“多元整合教育模式”的构建[J]
.体育学刊,2006,13(6):75-77.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65
1
钱东平,程浩,张嘏伟,霍晓静,唐娟.
关于农业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法的思考[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24(S1):131-133.
被引量:4
2
刘华,邢怀滨.
工程类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交叉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S1):127-130.
被引量:5
3
刘波.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高大学科技创新能力[J]
.复旦教育论坛,2004,2(6):36-40.
被引量:45
4
邢以群,姚静.
研究生团队学习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2):23-26.
被引量:40
5
王全林.
国外四种研究生培养模式之比较及其启示[J]
.大学教育科学,2005(1):82-85.
被引量:57
6
蒋四华.
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困境及对策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6):52-53.
被引量:16
7
徐洪民.
科研基础条件区域平台建设研究与思考[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6):96-99.
被引量:6
8
李盛兵.
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之反思[J]
.教育研究,2005,26(11):55-58.
被引量:26
9
苗艳丽,赵亮云.
关于完善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的几点思考[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92-93.
被引量:45
10
彭静,方帧云,郑小林.
新时期“以人为本”视野中的研究生培养[J]
.中国高教研究,2006(2):44-47.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1
1
郑雯,张建平,金志强.
科研平台建设与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相关性探讨[J]
.热带农业工程,2009,33(4):63-65.
被引量:2
2
王军会,李雷鸣,车诚.
从中外研究生培养谈基于团队学习的研究生培养模式[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98-102.
被引量:25
3
王军会,李雷鸣,车诚,姚远.
团队学习与高效研究生学习团队的构建[J]
.中国成人教育,2012(6):51-52.
被引量:7
4
张莹,卜友泉.
基于科研平台的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
.基础医学教育,2012,14(8):635-638.
被引量:7
5
张丽红,石英爱,王建伟,翟颖仙,王医术.
实验室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1):204-206.
被引量:5
6
刘全利,王伟,赵珺.
发挥科研团队综合优势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以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27-30.
被引量:7
7
应义斌,傅霞萍.
依托实质性学术团队,转变研究生培养模式[J]
.高等农业教育,2013(1):84-87.
被引量:2
8
王巨克,戴炳业,王岳,张同存.
依托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生培养思路探索[J]
.农技服务,2013,30(1):97-98.
被引量:1
9
颜建云,张琳.
PI制实行后研究生培养的新问题及对策分析[J]
.基础医学教育,2014,16(3):242-244.
被引量:10
10
陈孝杨,宋晓梅.
基于团队学习的本科生课堂教学互动模式研究[J]
.科教文汇,2015(7):25-26.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77
1
何亚,楚龙娟,段承刚.
研究生医学分子生物学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与利用[J]
.学园,2019,12(20):52-53.
2
岳国峰.
与高水平科研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6):470-472.
被引量:4
3
沈远彤,李宏伟,肖海军,何水明,奚先.
研究生团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地质教育,2012,21(1):100-102.
被引量:6
4
杨冬梅,雷秀雅,张秀花.
林业高校人文社科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中国林业教育,2013,31(1):34-38.
被引量:1
5
杜向党,李新生,张素梅,潘玉善.
澳洲研究生教育的借鉴——以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4):2-3.
6
李方,张雪英.
研究生导师团队合作模式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3(7):166-168.
被引量:3
7
陈剑,董培涛,肖定邦,吴学忠,高勇.
基于交叉学科中心探索高层次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模式[J]
.教师,2013(26):12-13.
被引量:1
8
王晓燕,侯磊.
基于“团队建制的本科生与研究生”阶梯式培养——对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J]
.中国轻工教育,2013,16(4):75-78.
被引量:2
9
刘太胜,钱扬,王晖.
广东省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J]
.西北医学教育,2014,22(1):67-69.
被引量:4
10
肖扬书,余庆来,赵伟,李东平,胡晓钟.
论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平台条件建设的管理与机制创新[J]
.农业科技管理,2014,33(1):21-23.
被引量:12
1
沈斌.
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1,0(4X):160-161.
被引量:2
2
宋洁,王贵平,贺涛.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思考[J]
.管理观察,2009(2):88-89.
被引量:9
3
刘秉权,吕子燕.
在研究生中培养拔尖人才探析[J]
.教育探索,2011(8):93-94.
被引量:9
4
王继红,孙明明,任艳秋.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探析[J]
.石油教育,2014(2):14-15.
被引量:1
5
李金威.
中美德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J]
.学园,2012(11):62-63.
被引量:3
6
何桦,王继文.
关于新时期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2(28):58-60.
被引量:5
7
龚赤兵.
硕士生强化培养之我见[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0(5):32-33.
8
唐彩斌.
思想+技术=课堂腾飞的双翼[J]
.小学数学教师,2014(2):11-17.
9
超过五成受访者认为生二孩需考虑老大意见[J]
.人生十六七(家教指南),2015,0(3):9-10.
10
徐芝生.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林业科研合作新进展[J]
.世界林业动态,2004(22):10-10.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