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琴竹触弦的碰撞效果--弹性碰撞原理在扬琴演奏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阐述了弹性碰撞物理原理的一般规律,并从中得到启发,使扬琴演奏能够充分运用自然规律,按照主观意识的追求,形成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获得多种多样的弦振动变化。把这种物理单纯的运动形式赋予艺术色彩和内涵,使其碰撞具有艺术的表现力。
作者
谢玉虹
机构地区
天津音乐学院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5-207,共3页
Chinese Music
关键词
扬琴
弹性碰撞
效果
分类号
J632.51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
1
复旦大学物理系.普通物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
1
于海英.
大漠孤烟直 无垠黄土情——浅析扬琴独奏曲《黄土情》[J]
.音乐生活,2008(6):79-80.
被引量:9
2
李霞.
扬琴琴竹的本土化[J]
.中国音乐学,2008(2):42-44.
被引量:2
3
魏敏.
浅谈扬琴艺术在中国的发展[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25(8):124-125.
被引量:1
4
郑.
扬琴地方音乐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J]
.艺苑,2008(2):51-53.
被引量:1
5
卞秀峰.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论移植改编外国音乐作品对中国扬琴产生的影响[J]
.北方音乐,2012,32(12):51-53.
被引量:1
6
周珊.
中国扬琴传统音乐发展现状的思考[J]
.音乐生活,2015(12):83-84.
被引量:2
7
张祎.
扬琴演奏在茶艺馆民族器乐表演中的艺术探讨[J]
.福建茶叶,2018,40(3):113-11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钟国珍.
扬琴在粤剧的融合和组织作用中的技巧分析[J]
.戏剧之家,2017(7):91-91.
被引量:2
2
王璇.
扬琴的艺术特征及其与茶艺表演的碰撞[J]
.福建茶叶,2018,40(10):120-12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段滢.
浅谈扬琴“洋为中用”的原因与发展[J]
.戏剧之家,2018(13):77-77.
2
唐衡.
扬琴的艺术特征分析及其与茶艺文化的融合[J]
.福建茶叶,2019,41(4):71-72.
被引量:4
3
邓美丹.
粤剧艺术价值的体现探讨[J]
.神州,2019,0(20):64-64.
4
詹金娘.
扬琴艺术的发展与茶文化的探究[J]
.福建茶叶,2020,42(12):132-134.
1
张志远.
论扬琴的音色与击弹方式[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0(3):63-68.
被引量:4
2
张强.
扬琴琴竹浅谈[J]
.通俗歌曲,2014,0(8X):183-183.
3
高媛媛.
浅谈中国扬琴琴竹的演变历程[J]
.北方音乐,2014,34(2):13-13.
4
郑君贺.
我和扬琴有个约定[J]
.琴童,2017,0(3):26-26.
5
张学生.
东北扬琴学派的演奏技巧与发展[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6,14(2):25-28.
被引量:12
6
关晴.
浅谈当代电声小提琴的演奏[J]
.黄河之声,2010,0(7):82-83.
7
李霞.
扬琴琴竹的本土化[J]
.中国音乐学,2008(2):42-44.
被引量:2
8
潘佩佩.
现代琴竹的分类[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8):226-226.
9
杨碧瑶.
“四手联弹”——中国扬琴琴竹探微[J]
.黄河之声,2015(1):58-60.
10
李泽昆.
谈中国扬琴琴竹的技巧运用[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9(3):76-77.
中国音乐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