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论“虎照事件”传播中的“反沉默螺旋”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虎照事件"是2007年末媒介与公众的重要话题。在这一事件的传播过程中,传统的"沉默的螺旋"假说在特定的条件的干扰下产生了失效的表现,显示出"反沉默螺旋"特征。本文试从"中坚分子"、群体压力等角度论证了此事件中"反沉默螺旋"产生的原因,并指出"反沉默螺旋"只是特定条件下的产物,并不是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否定。
作者
华汝国
顾淑臻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昌吉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81-84,共4页
Journal of Changji University
关键词
“虎照事件”
“沉默的螺旋”
“反沉默螺旋”
“中坚分子”
群体压力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01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7
1
谢新洲.
“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3(6):17-22.
被引量:92
2
刘建明.
受众行为的反沉默螺旋模式[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2(2):39-41.
被引量:70
3
刘海龙.
沉默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J]
.国际新闻界,2001,23(5):62-67.
被引量:73
4
陈力丹.
沉默的螺旋理论简说[J]
.当代传播,1999(4):32-33.
被引量:31
5
陈力丹.
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传播[J]
.国际新闻界,1998,20(Z1):84-90.
被引量:83
6
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93.
7
(英)麦奎尔(Mcquail,D.),(瑞典)温德尔(Windahl,S.)著,祝建华,武伟译..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43.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陈力丹.
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传播[J]
.国际新闻界,1998,20(Z1):84-90.
被引量:83
2
关世杰(译).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40,161.
被引量:1
3
祝建华(译).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93,94.
被引量:1
4
丛郁(译).政治领导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60-61.
被引量:1
5
沃纳·赛佛林 小詹姆斯·坦卡特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63~264页.
被引量:14
6
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75页.
被引量:11
7
丹尼斯·麦奎尔 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5页.
被引量:18
8
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大众观念理论:沉默的螺旋的概念》,载《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235页.
被引量:1
9
彭兰.《网络传播概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344页.
被引量:1
10
约瑟夫·B·瓦尔特.《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非人际性、人际性和超人际性的互动》,载《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443页、第413页.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01
1
季晓菲.
从《房间里的大象》浅谈社会中的沉默现象[J]
.新闻传播,2020(11):30-31.
被引量:1
2
王晗啸,张楚惠.
“双重意见气候”下社交机器人舆论干预影响研究——基于ABM仿真模拟沉默螺旋效应[J]
.新闻大学,2022(12):75-90.
被引量:4
3
张秀丽,韩立新.
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30年:知识逻辑与创新取向[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3(1):83-100.
被引量:2
4
胡泳,陈磊.
网络传播研究述略:从本体研究到规范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0(1):143-152.
被引量:7
5
刁佳玺,廖佳妮.
新时期网络舆论中的心理效应分析与策略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9):140-142.
被引量:1
6
宋丽媛.
浅析网络环境下的“正反沉默的螺旋”现象[J]
.北方传媒研究,2023(5):72-76.
7
戚婧.
健康传播中的“沉默的螺旋”及其反论[J]
.北方传媒研究,2020(6):67-71.
8
姚珺.
互联网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3):286-288.
被引量:32
9
徐剑.
中国新闻传播学高被引论文分析——基于CSSCI、CNKI两个主流引文数据库的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7(1):63-70.
被引量:39
10
常庆.
媒介的议程设置与热点问题报道[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3):72-74.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8
1
姚珺.
互联网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3):286-288.
被引量:32
2
[美]斯坦利·巴兰(StanleyJ.Baran),[美]丹尼斯·戴维斯(DennisK.Davis)著,曹书乐.大众传播理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3
魏锦文.
试论“沉默的螺旋”反旋上升——通过议程设置重掌新闻话语主权[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11):218-219.
被引量:3
4
百度百科.微信营销策略.
被引量:1
5
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被引量:1
6
图书情报杂志社.微博与信息传播[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
被引量:1
7
周宏刚.
沉默不再扩散——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时代的变迁[J]
.东南传播,2006,0(5):45-46.
被引量:11
8
刘建明.
受众行为的反沉默螺旋模式[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2(2):39-41.
被引量:70
引证文献
2
1
林志标.
传播螺旋的系统动力视角观照[J]
.新闻传播,2009(7):100-100.
被引量:1
2
孔令智,薛寿鹏,袁振宁,朱少叶,王帅帅,董成双.
网络传播语境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适用现状研究[J]
.东南传播,2015(2):95-9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余建国.
新媒体环境下的道德污名传播变化分析——写在唐骏“学历门”事件一周年[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9(2):111-113.
被引量:3
2
陈媛.
基于“沉默螺旋”理论的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6(10).
被引量:1
1
赵宇,赵雁,刘志强,丁嘉羽,孟庆勋.
“转企改制”新形势下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应具备的独特素质和能力[J]
.编辑学报,2010,22(S1):135-137.
2
李俊婷.
新媒体对受众获取信息的影响[J]
.青年记者,2015(35):17-18.
被引量:4
3
钱培.
“沉默的螺旋”假说在网络空间中的局限性分析——以王石“捐款门”事件为个案[J]
.东南传播,2008(11):68-69.
被引量:5
4
杨柳.
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依然旋转[J]
.中国集体经济,2012(03S):96-96.
被引量:1
5
谢新洲.
“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3(6):17-22.
被引量:92
6
刘海龙.
沉默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J]
.国际新闻界,2001,23(5):62-67.
被引量:73
7
邱水.
沉默螺旋裹挟下的狂热风暴——以2014网易新闻对玉林狗肉节的报道为例[J]
.新闻传播,2014,0(11X):33-34.
8
马诚.
在网络空间依旧旋转的螺旋[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2):65-68.
9
余利花.
试论互联网中的“沉默的螺旋”[J]
.当代传播,2005(4):82-84.
被引量:12
10
王江山.
“沉默的螺旋”视角下的少年微博直播自杀事件[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10):97-97.
昌吉学院学报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