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云抗10号无性茶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梁河县茶技站于2003年在小厂乡海拔1800m的石岩脚自然村,建立了2hm^2云抗10号无性茶高产优质示范园。2006年茶园开始投产,N2006年10月统计茶叶产量,每公顷最高产量达1200kg干茶,最低产量825kg干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作者
陈作书
机构地区
梁河县茶叶技术推广站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08年第2期46-46,共1页
Yunn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丰产栽培技术
茶园
茶叶产量
高产优质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自然村
梁河县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1
1
邱玉秀,邱飞.
无公害茶叶高产栽培技术[J]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2):167-168.
被引量:8
2
赵汝碧,田易萍.云抗10号成云茶最大当家品种[N].农民日报,2009-11-09(5).
被引量:2
3
郭元超.
福云20号新品种的选育推广研究(1957—1991年)[J]
.茶叶科学技术,1997(4):1-5.
被引量:1
4
张曙光,谭正初,王沅江,王旭,董丽娟.
国家级茶树良种槠叶齐的应用与推广[J]
.茶叶通讯,2008,35(4):14-20.
被引量:8
5
吴洵.
北方地区茶树栽培技术要点[J]
.中国茶叶,2009,31(10):26-27.
被引量:7
6
冯明祥,姜瑞德.
崂山茶区茶树害虫的发生及生态控制方法探讨[J]
.中国茶叶,2010,32(2):10-11.
被引量:8
7
韩丽,谢志英.
西双版纳州茶园土壤肥力状况初步研究[J]
.中国茶叶,2010,32(4):16-17.
被引量:4
8
聂红红,杜安.
铜鼓县茶叶生长气候条件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7):99-99.
被引量:2
9
汪松能.
江西茶园丰产栽培技术探讨[J]
.中国茶叶,2010,32(5):30-31.
被引量:1
10
林秀珠.
茶鲜叶的无公害丰产优质栽培技术初报[J]
.福建茶叶,2010,33(7):32-3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田易萍,徐丕忠,朱兴正.
国家级茶树良种云抗10号在云南省的应用及推广[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4):118-119.
被引量:18
2
章松芬,李元,张新润.
芒市茶叶生产区域优势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23):68-69.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杨盛美,唐一春,李惠,蒋会兵,宋维希,马玲,汪云刚,刘本英.
‘云抗10号’红碎茶的香气成分组成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4):141-144.
被引量:6
2
解星云,袁晶晶,陈春林,黄玫,包云秀,杨兴荣.
茶树新品种云茶春毫在保山和澜沧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4(4):23-25.
被引量:1
3
肖星,殷丽琼,夏锐,孙云南,罗琼仙,夏丽飞,梁名志,刘德和.
云抗10号茶园机采适期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15,43(10):1276-1278.
被引量:9
4
陈春林,田易萍,梁名志,包云秀,邓少春,徐丕忠,李朝云.
杂交新品种‘云茶红1号’在保山和澜沧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J]
.热带农业科学,2015,35(9):18-20.
5
李光涛,侯建荣,梁涛,徐玫,杨斌.
茶树良种云抗10号推广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J]
.热带农业科技,2016,39(1):30-32.
被引量:5
6
蔡烈伟,周炎花,杨双旭,张艳丽,胡波,郭胡津,吴士彬.
云南茶树品种引入漳州的适应性比较[J]
.湖北农业科学,2016,55(12):3112-3116.
被引量:4
7
马伟,夏丽飞,宋维希,蔡丽,杨毅坚,李梅,杨方慧,陈林波.
不同加工工艺对云抗10号红茶品质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17,30(12):2693-2697.
被引量:4
8
字善生,杨坤琳,李城亮,何晓丹.
云龙茶种植气候条件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8(10):36-37.
被引量:2
9
郑际雄.
云南茶叶主产区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J]
.中国茶叶加工,2018(3):51-54.
被引量:4
10
孙云南,许燕,夏丽飞,宋维希,蒋会兵,杨毅坚,孙承冕,陈林波.
不同萎凋处理对“云抗10号”红茶香气成分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19,32(5):1039-1044.
被引量:10
1
陈国琛,陈爱娜,尹雪芬,董开居.
蚕豆高产新良种-凤豆11号[J]
.云南农业科技,2007(5):58-58.
2
陈国琛.
蚕豆高产新品种——凤豆7号[J]
.农业科技通讯,2002(7):42-42.
3
位东斌,林琪,石岩,李素美,李桂明.
小麦—甘薯一体化亩产吨粮配套栽培技术[J]
.耕作与栽培,1996,16(5):8-9.
4
栽培技术[J]
.麦类文摘,2000(6):6-11.
5
中国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二[J]
.绿色中国(公众版),2005(1):9-9.
6
陈国琛,陈爱娜,尹雪芬,董开居.
蚕豆高产新品种——凤豆11号[J]
.农业科技通讯,2007(5):55-56.
7
石岩副教授[J]
.莱阳农学院学报,2004,21(2).
8
鲁勇,王春会,彭李亚,万继峰.
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0):6709-6711.
被引量:10
9
陈露.
茶叶喷施不同浓度沼液效果研究[J]
.耕作与栽培,2009,29(4):37-38.
被引量:6
10
周万国.
沿河绿色工程发展迅速[J]
.畜牧市场,1993,0(3):165-165.
云南农业科技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