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7年1月4日《Nature》杂志发表了Yancheva等人题为"Influence of the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on the East-Asian monsoon"(热带辐合带对东亚季风的影响)的论文。他们使用雷州半岛湖光岩钻孔代用资料讨论了16000a以来东亚季风的变化及其机制,提出了冬季风与夏季风在短时间尺度上呈负相关的观点,并指出中国唐朝的衰亡与当时冬季风增强、夏季风减弱造成的干旱气候有因果关系。同年11月15日《Nature》杂志发表了张德二、陆龙骅针对此文的质疑文章,题为"Anti-correlation of summer and winter monsoons?"(冬季风和夏季风是反相关吗?)。张德二等依据中国历史气候记录提出了3项质疑:1)对所谓唐朝后期气候干旱提出质疑;2)对Yancheva等的主要推论"冬季风强则夏季风弱"及"东亚夏季风弱则夏季干旱少雨"提出质疑;3)对用钛含量值作为冬季风强弱变化的代用指标提出了质疑。此外,还指出该文中有关中国历史知识的一些误读。许多国内读者希望了解此讨论的有关情况,所以本刊在此简要介绍了张德二等对Yancheva等论文质疑的主要观点和依据,同时以附件方式给出了丁仲礼院士和周力平教授的看法。由于版权所限,不宜介绍双方讨论的细节,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原文。希望通过这样的讨论能为古气候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出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8年第2期126-129,共4页
Climate Change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