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成药质控新方法—内比法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成药质控新方法—内比法的可行性探讨王义海陈建国李庭忠徐峰(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药系250014)本文对中成药的质量控制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方法—内比法。并从理论上说明此方法的可行性,内比法不用化学对照品,而通过对各味药测定值的比值的变化达到对各味药...
作者
王义海
陈建国
李庭忠
徐峰
机构地区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药系
出处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9-61,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关键词
中成药
质量
控制
内比法
分类号
R286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1
焦庆才,药学学报,1988年,23卷,6期,521页
被引量:1
2
罗国庆,中成药研究,1988年,1期,10页
被引量:1
3
焦庆才,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7年,18卷,3期,179页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3
1
夏柳影.
中成药质量标准的演变和展望[J]
.中成药,1994,16(9):43-44.
被引量:3
2
吴谦.
应当重视分子生物学在中药新药质量研究中的应用[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5,6(4):9-11.
被引量:2
3
孙永定,文旭.
中成药质量控制问题[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18(2):21-25.
被引量:9
4
孙永定,文旭.
中成药的优良度──含量测定问题[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18(4):13-18.
被引量:4
5
王晓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祖司麻注射液中秦艽生物碱的含量[J]
.中成药,1995,17(2):19-19.
被引量:2
6
孙永定,文旭.
中成药质量控制要素[J]
.中成药,1995,17(11):46-46.
被引量:2
7
杨松涛.
模糊分析法在中药质量分析中的应用[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6,15(5):44-45.
被引量:7
8
张惠,孙艳.
日本对中成药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J]
.中成药,1996,18(8):49-49.
被引量:4
9
李晓燕.
中成药质量及质量标准有关问题的探讨[J]
.广东药学院学报,1996,12(2):106-107.
被引量:4
10
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41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
1
王志恒.
含秦艽、龙胆复方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概况[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7):49-51.
被引量:1
2
李晓光,陈志霞,暨南大学.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方法与思路[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5(3):235-237.
被引量:9
3
刘玉堂,王义海,王惟江.
内比法对复方丹参片质控的应用研究[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5(4):313-314.
4
徐晓峰.
中药质量标准控制的研究进展[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1,3(4):25-2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罗容,张贵君,王津津,周凌.
利用生物效应比评价利咽丹质量的方法研究(英文)[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3):404-407.
被引量:3
2
于秀华,刘容欣,付春.
RP-HPLC法测定消风丸中龙胆苦苷的含量[J]
.中国药房,2010,21(23):2174-2175.
被引量:2
3
杨洪申,华永丽,郭延生,杜天玺,杨小虎,秦亮,曲亚玲,魏彦明.
油当归饮片质量标准研究[J]
.中药材,2010,33(6):874-878.
被引量:3
4
崔永伟,李美英.
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因素与方法[J]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5):97-97.
被引量:7
5
杜天玺,郭延生,华永丽,杨洪申,秦亮,杨小虎,曲亚玲,魏彦明.
当归炭饮片质量标准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9):2156-2158.
被引量:5
6
华永丽,郭延生,杨洪申,杜天玺,杨小虎,秦亮,曲亚玲,魏彦明.
酒当归饮片质量标准研究[J]
.中成药,2010,32(10):1724-1729.
被引量:5
7
杨欣文,吴德康,李俊松,蔡宝昌.
中药酒制法的研究进展[J]
.西北药学杂志,2012,27(3):274-277.
被引量:14
8
郑元昌.
如何提高中药制剂质量的探讨[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5):150-151.
9
郑元昌.
影响中药制剂质量因素浅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42-242.
被引量:2
10
王贤英.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趋势[J]
.重庆中草药研究,2014(1):31-33.
被引量:1
1
王义海,陈建国,周长征,李庭忠.
内比一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戊己丸的质量控制[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3(6):459-460.
被引量:1
2
刘玉堂,王义海,王惟江.
内比法对复方丹参片质控的应用研究[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5(4):313-314.
3
郝贤,赵书锋,朴松兰.
从脾论治消渴病的可行性探讨[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4):940-941.
被引量:11
4
李达,刘瑞萍,杨淑莲,梁冰.
中医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可行性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7):433-435.
被引量:59
5
陈建国.
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刍议[J]
.湖南中医杂志,1994,10(S1):73-74.
6
卫义兰,李敏,聂哓伟.
艾灸关元穴治疗原发性痛经可行性探讨[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6):508-509.
被引量:3
7
黄碧玉,林丽莉,龚顺波.
针灸防治SARS的可行性探讨[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14(1):34-36.
被引量:4
8
吴材林.
脊髓型颈椎病按摩针刺治疗的可行性探讨[J]
.按摩与导引,2001,17(5):31-33.
9
章泽.
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药学院[J]
.药学教育,2000,16(4):58-58.
10
曹代.
浅谈中药配方颗粒剂的服法[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3):191-191.
药物分析杂志
199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