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特点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科学社会分工理论。相对于马克思之前和马克思之后的社会分工理论,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具有实践性、辩证性以及系统性特征。
作者
杨芳
机构地区
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3期11-13,共3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分工
实践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786
同被引文献
60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2.
被引量:2615
2
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政治经济学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261.
3
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74.
4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被引量:156
5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被引量:77
共引文献
2786
1
初文杰.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与人的全面发展[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25(4):121-123.
被引量:5
2
魏传光.
当代道德教育中的本质主义思维批判[J]
.探索,2004(5):109-112.
3
魏传光.
论当代道德教育中的本质主义思维批判[J]
.理论与改革,2004(5):135-137.
4
王晓林.
科学发展观对人本经济学研究的启示[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4,24(11):3-8.
被引量:3
5
何齐宗.
审美人格论纲[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4):15-19.
被引量:14
6
刘永前.
试论文学阅读教学的准备策略[J]
.教育探索,2004(11):70-72.
7
胡鹏林,马自泉.
理念论与黑格尔美学[J]
.天府新论,2005(1):125-128.
8
许锋华,岳伟.
关于学生负担过重的人学思考[J]
.当代教育科学,2004(24):11-13.
9
陈全黎.
审美乌托邦的营建——庄子与卢卡契美学思想之比较[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0(1):30-34.
被引量:1
10
陈向义.
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论的哲学合法性[J]
.江淮论坛,2002(6):15-1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0
1
官欣荣.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分工思想[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4):23-27.
被引量:1
2
王赛时.
中国古代北方各民族的马术[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5(2):84-88.
被引量:5
3
丁玲辉.
西藏民间的水上运动[J]
.中国西藏,2004(6):51-52.
被引量:3
4
于学斌.
北方渔猎民族的滑雪狩猎文化[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5):67-72.
被引量:10
5
赵家祥.
分工的实质及其社会作用[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3):24-29.
被引量:13
6
梁志勇.
社会分工起源:有机体的自组织性与时间的专用性[J]
.求索,2006(3):144-146.
被引量:4
7
许崇正.
论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J]
.学术月刊,2006,38(10):61-68.
被引量:11
8
高中华,徐岩.
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现实启示[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58(5):154-156.
被引量:16
9
汪海涛.
文化冲突中武术的传承与变异[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5):589-591.
被引量:25
10
郝孚逸.
论分工与分配的经济学哲学内涵——从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不同理解谈起[J]
.江汉论坛,2007(8):9-1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6
1
马文颖.
浅析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发展及现实指导意义[J]
.魅力中国,2013(23):45-45.
2
陈正江.
传统交通工具中的体育文化探析[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31(2):99-102.
3
张建,姜金良.
同质与建构:作为反思法官员额制的切入点——基于J市基层人民法院案件结构与法官工作量的实证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2016(8):124-130.
被引量:9
4
乔虎,柴婷婷.
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述评[J]
.重庆社会科学,2017(2):111-118.
被引量:1
5
苗华.
浅议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的当代价值[J]
.才智,2016,0(23):261-261.
6
陈明生.
人工智能发展、生产方式变化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9):115-125.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张建.
人民陪审员选任的变革逻辑与实践反思——以J市基层人民法院司法实践为例[J]
.西部法学评论,2017(6):61-71.
被引量:1
2
刘俊峰.
法官职业保障的反思与重构[J]
.南海法学,2017,1(6):67-80.
被引量:1
3
詹正东,罗宁博,叶丽亚.
浅谈如何编制法官员额——基于民事案件工作量的分类与测量[J]
.法制博览,2018(9):125-125.
4
张瑞.
法官助理的身份困境及其克服[J]
.法治研究,2019,0(5):111-121.
被引量:9
5
张建.
论法官绩效考评制度改革及其实践效果[J]
.法学,2019,0(11):181-191.
被引量:18
6
彭岩,马继迁.
员额制下基层法院法官助理的职业认同研究——基于在J省C市基层法院的调查[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1):39-50.
被引量:1
7
张建.
走向主体自觉的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主要围绕《西方法治思想精义》的学术贡献展开[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2):37-46.
8
季若望.
法律的再生:人工智能时代的凤凰涅槃[J]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20,27(4):111-124.
被引量:6
9
石书奇.
论学生虚拟学习实现的双重逻辑[J]
.教育学报,2021,17(4):79-91.
10
张建.
论法治建设空间转向的理论逻辑及实践优化[J]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4(5):52-65.
1
张荣华,赵国营.
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思想的系统性特征[J]
.理论学刊,2016(6):127-132.
被引量:1
2
李新灵.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工理论研究述评[J]
.理论月刊,2010(10):33-36.
被引量:1
3
战凯.
刍论毛泽东战略思维的系统性特征[J]
.前沿,2010(2):24-26.
被引量:1
4
苗华.
浅议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的当代价值[J]
.才智,2016,0(23):261-261.
5
李英东.
马克思与韦伯社会分工理论的比较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6(7):1-2.
被引量:1
6
王磊.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思想来源、形成轨迹与发展脉络[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19-21.
被引量:2
7
关阳.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分工理论的价值及其现实意义[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13):141-142.
8
张正光.
论胡锦涛科学发展战略思想体系及其特征[J]
.学术论坛,2007,30(12):45-48.
9
杨芳.
论马克思社会分工论实现的伟大变革[J]
.湖北社会科学,2009(5):13-15.
被引量:1
10
李波.
马克思唯物史观视角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思想[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30(10):30-31.
湖北社会科学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