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34-36,共3页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同被引文献8
-
1黄映辉,孙林岩.论企业的合作生产[J].管理现代化,1996,16(1):24-27. 被引量:8
-
2张申生.从CIMS走向动态联盟[J].中国机械工程,1996,7(3):17-22. 被引量:89
-
3汪应洛,黄映辉,孙林岩.灵捷制造企业设计[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16(11):9-15. 被引量:12
-
4杨肖鸳.灵捷制造系统的组织模式与信息[J].中国机械工程,1996,7(6):33-35. 被引量:10
-
5严开涛.虚拟企业及虚拟企业中的信息共享管理[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8,24(6):699-703. 被引量:23
-
6李慧敏,曾垂璧.转变生产制造方式构建企业新模式[J].生产力研究,1999(1):128-129. 被引量:1
-
7陈旭,武振业.新一代可视化交互集成仿真环境Arena[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17(1):9-11. 被引量:22
-
8陈安,刘鲁.供应链管理问题的研究现状及挑战[J].系统工程学报,2000,15(2):179-186. 被引量:85
引证文献4
-
1穆勇,黄梯云,李明星.基于敏捷制造模式的企业重组与发展策略[J].管理科学,1998,14(6):33-35.
-
2王端民,孙林岩,汪应洛.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开放式敏捷制造模式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0,5(3):14-17. 被引量:2
-
3陈安,刘鲁,李刚,陈宁.虚拟企业协作博弈中的双优策略[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20(8):12-17. 被引量:15
-
4陈旭,武振业.面向敏捷制造的可视化柔性决策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0,6(6):41-45.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26
-
1盛枫.纺织企业敏捷生产模式初探[J].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3,28(6):224-226.
-
2庞庆华,杜栋.现代生产系统中的柔性决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4,24(4):98-99. 被引量:7
-
3田宇,杨秀苔,熊中楷.基于二层决策的第三方物流分包合同设计[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5):139-142. 被引量:9
-
4纪晓颖,李云岗,钟磊钢.双层规划模型在供应链中的应用[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6(1):44-45. 被引量:2
-
5毛旭亭.基于AHP的企业管理系统柔性评价研究[J].商业经济,2006(6):74-76. 被引量:4
-
6徐鸣昊,马晓伟.供应链管理中的两层规划算法[J].物流科技,2007,30(11):55-58.
-
7曹文钢.基于博弈论的制造网络联盟合作伙伴的监督及激励机制设置[J].机床与液压,2007,35(11):14-17. 被引量:3
-
8任文渊,赵虹.造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综述[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8(15):4264-4269. 被引量:5
-
9陈建鑫.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管理系统柔性的评价[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5):50-52. 被引量:1
-
10陈建鑫.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管理系统柔性的分析与评价[J].科教文汇,2009(19):216-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