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多元与重构--电视艺术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古今中外著名论说的研讨和借鉴,试对电视艺术的本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哲学思考。通过对电视艺术形态、语言、思维元素、手段、时空等的多文化分析,将电视艺术最终提炼为"多元"与"重构"这一对立统一的哲学命题。
作者
高鑫
机构地区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2,共5页
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关键词
电视艺术
多元
重构
分类号
G220 [文化科学]
I207.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1
[德]黑格尔.《荚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被引量:1
2
朱立元等编著.《西方美学通史》第4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被引量:1
3
[法]R·巴特著.《符号美学》,董学文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被引量:1
4
蒋孔阳,朱元立主编.《阿方美学通史》(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6
1
黄成林.
徽州文化生态初步研究[J]
.地理科学,1995,15(4):299-306.
被引量:37
2
梁福臻.
电视剧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的精神产品[J]
.现代电视技术,1999(1):31-33.
被引量:4
3
陈晓波.
浅谈电视技术与艺术的关系[J]
.新闻实践,2006(8):53-53.
被引量:3
4
高鑫.电视艺术概论.《高鑫文存》第三卷[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
被引量:1
5
高象电视艺术美学.《高鑫文存》第九卷[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
被引量:1
6
(德)莱辛著,朱光潜.拉奥孔[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被引量:1
7
李秀金.
历史消费中的精神救赎--《风声》及麦家的意义[J]
.当代文坛,2008(3):133-134.
被引量:5
8
苗棣,徐晓蕾.
美国电视剧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启示[J]
.视听界,2008(3):25-29.
被引量:12
9
周丹.
网络条件与数字技术下的电视互动艺术[J]
.艺术探索,2009,23(3):145-145.
被引量:1
10
郭晓.
《阿凡达》带给我们的反思不仅仅是技术——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著名数字媒体专家肖永亮教授[J]
.艺术教育,2010(2):24-25.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8
1
王鑫,谭银.
影片《风声》对英雄主义的解构与重构[J]
.电影文学,2010(3):57-58.
2
汤雪.
试论新时期电视艺术的审美文化建构[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7(4):93-95.
被引量:5
3
坚斌.
浅谈MV在徽州文明传承与传播中的应用研究[J]
.传播力研究,2018,0(16):3-4.
被引量:1
4
王国霞.
技术在电视美学中的运用[J]
.中国传媒科技,2013(4X):140-142.
被引量:2
5
于天鸿.
从《觉醒年代》看革命历史剧中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J]
.声屏世界,2023(10):33-35.
6
刘博.
人文纪录片的创新表达和叙事策略研究--以纪录片《人生第二次》为例[J]
.新闻传播,2023(19):56-58.
7
白天浩,乔晓鹏.
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二次》的叙事设计与创新传播实践探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24,15(11):240-242.
8
陈曦,安立国.
中国电视技术的进步与电视艺术的变革[J]
.科技传播,2015,7(3).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刘恩.
接受美学视域下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J]
.西部广播电视,2013,34(07X):4-4.
被引量:3
2
李文秀.
网络传播对教学模式的影响[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18(12):166-166.
3
李岩.
新时期电视主持艺术的审美取向研究[J]
.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5(1):274-274.
4
钱爱群.
电视灯光艺术与摄像机技术的结合[J]
.西部广播电视,2015,36(10):203-203.
被引量:1
5
裴曼琪.
科技时代电视综艺晚会的美学体征分析——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14):69-69.
被引量:1
6
李媛.
中国内涵,国际表达——论增强涉藏外宣报道有效性的必由之路[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14):102-103.
被引量:1
7
李薇.
电视节目主持的审美取向[J]
.活力,2016,0(8):70-70.
8
管媛.
中国电视技术的进步与电视艺术的变革探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7(13):182-182.
9
邓建平.
传播结构、电视艺术与自我认同:春晚与春节文化的现代性转型[J]
.西部广播电视,2017,38(24):95-96.
10
王静.
试论新时期电视艺术的审美文化建构[J]
.传播力研究,2019,3(22):17-17.
被引量:1
1
李忠友.
浅析诗歌艺术的哲学意义[J]
.现代交际,2016(21):126-126.
2
邱佳岭,杨海丽.
《哈姆莱特》再论:呼唤理性[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8(2):46-48.
3
夏芳.
析《都柏林人》的现代主义特征[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28(5):106-109.
4
夏芳.
《都柏林人》的现代主义特征[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2):139-140.
5
张文焕.
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形而上[J]
.外国文学研究,2003,25(4):129-134.
被引量:1
6
李学勇.
“我是谁”与反“四风”[J]
.军事记者,2013(8):1-1.
7
尹韵公.
谁在对谁行为?——跨文化传播的思考[J]
.传媒观察,2005(3):23-25.
被引量:10
8
何永康.
《红楼梦》中有美学——《红楼美学》绪论[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3):18-22.
9
王燕.
“美”的时代变迁及其艺术的哲学化转向——以西方建筑演变风格为例[J]
.中国艺术,2013(1):166-166.
10
刘雅君.
对广播节目主持人语言美学的几点思考[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21):158-158.
被引量:2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