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格物致知”中获得的启示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2007年秋季高中物理新课程远程研修为背景,探索了“格物致知”的历史溯源,分析了“格物致知”中的科学探究方法,继而展示了物理学家“格物致知”的精神,以此强调了物理学中科学探究的重要意义。
作者
廖伯琴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重庆市 北碚区
出处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08年第3期1-2,共2页
Journal of Physics Teaching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资助,项目名称:西南民族科技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06JJD880018,基地名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格物致知
科学探究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6
1
朱发建.
清末国人科学观的演化:从“格致”到“科学”的词义考辨[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2(4):79-82.
被引量:12
2
樊洪业.
从“格致”到“科学”[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10(3):39-50.
被引量:65
3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著..汉语大字典 第2卷[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1:2930.
4
(明)王守仁著,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648.
5
严复、王栻著..严复集 全5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
朱有(王献) 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3
1
樊洪业.
从“格致”到“科学”[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10(3):39-50.
被引量:65
2
张德彝.英轺私记[M]岳麓书社,1986.
被引量:1
3
朱有(王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68
1
郭静.
学术与政治之间:《科学》杂志与“科学救国”思潮的建构与传播[J]
.未来传播,2021,28(2):31-36.
2
罗志田.
走向国学与史学的“赛先生”——五四前后中国人心目中的“科学”一例[J]
.近代史研究,2000(3):59-94.
被引量:49
3
胡逢祥.
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现代史学建设路向的一点思索[J]
.史学理论研究,2003(3):113-122.
被引量:4
4
李醒民.
“五四”先哲的睿智:对科学和民主要义的洞见(上)[J]
.学术界,2001(3):7-22.
被引量:11
5
崔云昊,陈云彦.
“矿物”词源再考[J]
.中国科技史料,1993,14(3):76-84.
被引量:2
6
张亚群.
废科举与学术转型——论清末科学教育的发展[J]
.东南学术,2005(4):47-52.
被引量:7
7
尤小立.
现代中国科学派科学主义倾向的自我解构——以任鸿隽的科学理念为解读中心[J]
.江苏社会科学,2006(5):181-187.
被引量:2
8
章清.
“采西学”:学科次第之论辩及其意义——略论晚清对“西学门径”的探讨[J]
.历史研究,2007(3):107-128.
被引量:11
9
张帆.
近代“格致学”的传播与辨义[J]
.学术研究,2007(10):99-106.
被引量:4
10
张培富.
从中国科学建制到中国科学文化[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5):7-11.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32
1
李岩莉.
初中物理学习中的性别因素的研究[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8(6):98-100.
被引量:27
2
朱长华.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宿州学院学报,2005,20(4):133-133.
被引量:79
3
郝贵有.
做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几个环节[J]
.科技资讯,2006,4(2):88-88.
被引量:74
4
王占平.
一次“评教导课”活动引发的思考[J]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2007,22(6):23-25.
被引量:2
5
朱傈傑,嚴佐之,劉永翔.朱子全书(卷四十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2.
被引量:1
6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九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6:2409.
被引量:1
7
答黄道夫.朱子文集(卷五十八,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5:35.
被引量:1
8
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大学或问(卷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27.
被引量:1
9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6:299.
被引量:1
10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6:7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袁名泽.
朱子自然哲学的审视与纠偏[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2):130-135.
被引量:4
2
张立伟.
浅析初高中物理在教学中的衔接问题[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1(5):124-124.
被引量:6
3
毛海玲.
高效讲评三部曲——一道表格设计题的高效讲评引发的思考[J]
.物理通报,2012,41(12):30-31.
4
卢娟.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探微[J]
.俪人(教师),2015(1):93-93.
5
程琳,李小云,吴小平,王顺利,金立.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困局与破冰——“演示派”与“穷折腾”[J]
.大学物理实验,2019,32(4):124-12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霍晓玲.
正确认识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J]
.探索,2012(5):109-114.
被引量:6
2
贾会芸.
浅析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J]
.教育教学论坛,2013(10):269-270.
被引量:2
3
勾玉红.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J]
.教育教学论坛,2013(10):270-271.
4
刘天鹏.
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2):52-53.
被引量:21
5
张文强.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2):242-243.
被引量:1
6
李承贵.
朱子学研究的新境际——新世纪以来中国大陆朱子思想研究述评[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9):53-66.
被引量:2
7
崔琦琳.
王阳明“心即理”说的内涵和意义——读《传习录》所思[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5):101-103.
8
黎惠,袁名泽.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J]
.广西教育,2017,0(25):47-48.
被引量:1
9
周晓红,陈杰,陈伟,胡永金.
共建协同育人平台破局高校物理演示实验室困境[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14):131-133.
10
蒋登辉.
线上仿真示波器实验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21(8):153-156.
1
孔圆,闻化.
美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历史溯源[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1):72-75.
2
成莉.
“合作学习理论”与高中英语词汇教学[J]
.考试周刊,2012(52):92-93.
被引量:1
3
高俊娜.
现代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18(5):106-108.
被引量:1
4
谢莉莉.
语文教学的“得法”与“得言”[J]
.山东教育(小学刊),2015,0(12):32-32.
5
于桂芬.
改变,有多难?[J]
.山东教育(幼教版),2013(10):1-1.
6
李宁.
网海研修,我们修什么?[J]
.师道(人文),2009(9):50-51.
7
乔斌.
以数学的方式“建模”与“用模”——“如何构建行程问题的数学模型”研修所感[J]
.山东教育(小学刊),2012(1):91-91.
8
刘增辉.
华东师大远程研修实验基地:打造教师培训共同体[J]
.中国远程教育,2008(12):61-63.
被引量:3
9
高中化学新课程远程研修对话(节选)[J]
.师资建设,2010(10):41-43.
10
崔毅锋,邵瀛婧.
吹尽黄沙始见金——济南市燕柳小学磨课研究侧记[J]
.山东教育(小学刊),2012(4):37-43.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