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代日本在华领事裁判权述论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甲午战后,日本在华逐步确立片面的领事裁判权。较之于欧美诸国,日本在华领事裁判权在领事法庭、诉讼程序、判决执行等方面,自成体系。领事裁判权既为日本所攫取的不平等条约之一端,又是其获取更多侵华权益之渊薮。
作者
曹大臣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副教授
出处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2,共22页
Studies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关键词
日本
领事裁判权
弊害
分类号
K313.4 [历史地理—历史学]
D929 [历史地理—世界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6
1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一).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1页.
被引量:1
2
孙晓楼,赵颐年编著..领事裁判权问题[M],1936:2册(290).
3
[日]今井嘉幸.《中国的治外法权问题》.王健编.《西法东渐——外国人与中国法的近代变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6页.
被引量:1
4
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十六辑-清季中外使领年表》.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版.第93-193页.
被引量:1
5
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第1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331.
6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 第1册 1689-1901[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1046.
7
[日]《在支那帝国领事馆》.[日]外务大臣官房人事课编.《外务省年鉴(大正2年)》.クレス出版社,1999年影印版.第360-379页.
被引量:1
8
[日]信夫清三郎编 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译.《日本外交史》上册[M].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51页.
被引量:4
9
《论日本约章》.《李文忠公全集·译署函稿》.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版.第2943页.
被引量:1
10
《论日本约章》,《李文忠公全集·译署函稿》,文海出版社,第2943页.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6
1
左世元,罗福惠.
济南惨案与国民政府的宣传对策[J]
.江苏社会科学,2007(5):151-155.
被引量:5
2
李育民.
晚清改进、收回领事裁判权的谋划及努力[J]
.近代史研究,2009(1):35-53.
被引量:16
3
戚文闯.
明清朝贡体系述评[J]
.重庆社会科学,2016(1):114-120.
被引量:2
4
任云仙.
清代海外领事制度论略[J]
.中州学刊,2002(5):105-109.
被引量:8
5
权赫秀.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往来书信考[J]
.浙江学刊,2004(3):108-116.
被引量:4
6
赵修磊.
“济案”前夕日本出兵山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策[J]
.民国档案,2004(2):114-119.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2
1
季鹏.
论伪维新政府时期日本的鸦片毒化政策[J]
.社会科学战线,2005(4):134-139.
被引量:1
2
曹大臣.
日本侵华毒化机构——华中宏济善堂[J]
.抗日战争研究,2004(1):113-13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蒋杰.
战争与毒品:战时上海的毒品贸易与消费[J]
.抗日战争研究,2018(4):74-91.
1
李洋.
近代“治外法权”的特殊形式:美国驻华法院初探[J]
.湖北社会科学,2013(5):106-109.
2
袁燮铭.
晚清上海公共租界政权运作机制述论[J]
.史林,1999(3):71-77.
被引量:4
3
徐家力.
领事裁判权与清末律师制度的产生[J]
.河北法学,1997,15(3):44-47.
被引量:2
4
李洋.
从领事法庭到驻华法院:美国在华治外法权模式转型[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4(1):154-168.
被引量:2
5
李洋.
美国驻华法院:近代治外法权的另一重实践[J]
.法学家,2015(6):156-172.
被引量:6
6
官青.
国民党挥别“党产”[J]
.财经,2003,0(3):60-64.
7
王斐弘.
质疑“不枉不纵”[J]
.长白学刊,2004(1):46-52.
8
四份万言书背后的较量[J]
.共产党员(下半月),2009(1):14-14.
9
江曾培.
又一种“两面人”[J]
.检察风云,2004(7):25-25.
10
李扬帆.
中国近代之败,实为意识之败——两千年中日交往史的反思[J]
.同舟共进,2009(7):33-35.
被引量:2
抗日战争研究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