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
1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亨廷顿是政治稳定理论的代表人物。亨廷顿界定了政治稳定的含义,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政治不稳定的根源,并提出了实现政治稳定之道。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对于我国政治发展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作者
孟军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5-257,共3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关键词
政治稳定
政治制度化
政治参与
当代启示
分类号
D621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5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2
1
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55页.
被引量:1
2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1、12,38、51、129、344、345、377页..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
1
李增元,程又中.
赋权、放权与维权:转型期的农村基层善治及其实现途径[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3(1):7-16.
被引量:7
2
颜昌武,罗凯.
美国进步时代的腐败治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学术研究,2015(3):60-6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95
1
肖艳.
亨廷顿对政治稳定因素的分析及其启示[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4(1):115-116.
被引量:6
2
刘军宁.
虚拟访谈:亨廷顿视野中的中国转型[J]
.南风窗,2009(2):85-87.
被引量:12
3
黄义英.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贫富观及其评价[J]
.社科纵横,2006,21(2):111-113.
被引量:4
4
邱国成.
亨廷顿政治发展观的变化[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1,17(2):53-56.
被引量:6
5
赵磊.
论当前改革中的利益失衡[J]
.哲学研究,1998(11):24-29.
被引量:17
6
王彩波.
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及其发展文化观[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37(3):7-12.
被引量:8
7
赵海立.
亨廷顿政治稳定理论简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5(1):41-45.
被引量:2
8
余红胜.
亨廷顿的政治发展观浅探[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5(3):53-56.
被引量:2
9
张星久.
亨廷顿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思想述评[J]
.江汉论坛,1997(4):64-68.
被引量:7
10
赵磊.
收入差距:底线与危机[J]
.哲学研究,1995(4):18-2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2
1
许可.
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评议:对其秩序与自由观的审视[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S2):34-36.
被引量:1
2
刘彬.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机理研究[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4(3):9-13.
被引量:2
3
王阳.
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
.现代商业,2009(35):164-165.
被引量:5
4
李敏.
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困境与制度创新——以路径依赖理论为视角[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100-105.
被引量:5
5
刘彬,徐侠.
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中的“望闻问切”[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0(4):27-31.
6
赵磊.
政治与经济:中国改革的可能走向[J]
.学术月刊,2012,44(1):62-69.
被引量:4
7
叶昌友.
亨廷顿政治稳定思想评析[J]
.学术探索,2013(7):1-6.
被引量:1
8
李全喜,王美玲.
基尼系数对中国政治稳定评测失效分析——兼论基尼系数与政治稳定的逻辑关系[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4(2):22-29.
被引量:2
9
李路曲,张飞龙.
略论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的时代意义[J]
.新视野,2015(1):32-39.
被引量:1
10
潘锦丽.
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研究综述[J]
.科教文汇,2015(27):185-186.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聂军.
论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机理[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4):20-25.
被引量:3
2
孟迎辉,邓泉国.
转型期社会群体性事件发生与演化机制探讨[J]
.学习论坛,2011,27(6):62-66.
被引量:2
3
潘家德.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视域下的乡村文化建设[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6):89-93.
被引量:13
4
卢保娣.
亨廷顿的政治秩序论及其对中国社会稳定的启示[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14(4):15-18.
被引量:1
5
马兵.
亨廷顿政治秩序理论的启示及局限性探究[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2,28(6):22-25.
被引量:1
6
郜绍辉.
亨廷顿政治秩序论的逻辑透视及其对现实的启示[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6):16-19.
7
盛勇.
从亨廷顿新权威主义理论看中国政治改革[J]
.求是学刊,2013,40(5):45-49.
被引量:3
8
伍俊斌.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经验述论[J]
.理论导刊,2014(5):26-30.
被引量:1
9
易淼,赵晓磊.
利益视域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J]
.财经科学,2015(4):81-88.
被引量:3
10
宋宇.
在政治经济学范式的创新中引领经济体制改革[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3):52-58.
被引量:1
1
陈承红.
“稳定压倒一切”——论邓小平关于新时期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思想[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3(2):65-68.
2
冯皓.
政治稳定理论与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J]
.社会主义论坛,2014(3):47-49.
3
唐莹.
以政治学视角透视农村群体性事件——基于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J]
.青年与社会(下),2014,0(12):69-71.
4
王红娟.
论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J]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177-178.
被引量:2
5
谈华伟.
浅议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J]
.成功,2012(X):3-4.
6
孙嘉翊.
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建设的启示[J]
.商,2015,0(52):67-67.
被引量:1
7
李德飞.
论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化与政治稳定——基于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4(7):46-47.
8
肖建飞.
论“中国梦”的社会、政治稳定意义[J]
.商,2014,0(44):54-55.
9
张新平,张博.
政治稳定视野下中国政治和谐稳定发展的基本经验[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3):24-28.
被引量:3
10
殷勤.
农民组织化与农村政治稳定[J]
.Journal of US-China Public Administration,2005,2(3):49-53.
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