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唐代“处士”概念辨析 被引量:5

On the Concept of Chu Shi in Tang Dynast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我国古代对隐士有多种称谓,皆各有侧重,处士作为古代隐士称谓之一,原意指居处于家中,从未有出仕经历的士人。然而随着隐逸文化的发展,这一概念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详细考察唐代处士称谓使用情况,可以看出唐代官制的复杂和处士概念的泛化,同时可窥见唐人价值观的转变轨迹。 Chu Shi, one of the titles of recluses in ancient China, refers to those who stay home, never holding official pos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cluse culture, the concept of Chu Shi is understood differently.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title of Chu Shi in Tang Dynasty indicates the complexity of Tang civil service system and generality of the title of Chu Shi as well as change of Tang people's values.
作者 肖妮妮
出处 《唐都学刊》 2008年第1期4-7,共4页 Tangdu Journal
关键词 处士 官制 泛化 价值观 唐代 Chu Shi civil service system generality values Tang Dynasty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王勋成著..唐代铨选与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1:363.
  • 2(后晋)刘〓等.旧唐书[M]中华书局,2000. 被引量:1
  • 3戴伟华..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M],1998.
  • 4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 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574.
  • 5(唐)杜佑.通典[M]中华书局,1984. 被引量:1
  • 6(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6472.
  • 7(唐)李延寿..北史 第1至10册 卷1至卷100[M].北京:中华书局,1974:310.
  • 8宋范晔..后汉书 全1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5:3684.
  • 9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册.
  • 10(宋)李昉编..太平广记 第1册 卷第1-卷第49[M].北京:中华书局,1961:10册(308).

同被引文献31

  • 1王子今.从"处士"到"议士":汉代民间知识人的参政路径[J].河北学刊,2007,27(5):73-76. 被引量:7
  • 2黄正建.唐代的斋郎与挽郎[J].史学月刊,1989(1):31-33. 被引量:19
  • 3楊娟.新见唐《裴闻一墓志铭》释证[J].考古与文物,2007(4):84-85. 被引量:3
  • 4王廷洽.中华姓氏谱·胡姓卷[M].北京:现代出版社,华艺出版社,2009. 被引量:1
  • 5郭锋.郡望向姓望转化与士族政治社会运动的终结[C]//张国刚.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2001. 被引量:1
  • 6董诰等编.《全唐文》卷596欧阳詹《与郑伯义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667页. 被引量:2
  • 7爱宕元,宋金文、马雷译.《唐代的官荫人仕--以卫官之路为中心》,收入刘俊文主编.《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44-275、246页. 被引量:1
  • 8日野开三郎.《唐代翊卫考》,收入氏着《曰野开三郎东洋史论集》,东京:三一书房,1989年,第15-36页. 被引量:1
  • 9吴宗国.《唐贞观廿二年勅旨中有关三卫的几个问题--兼论唐代门荫制度》,《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3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48-175页. 被引量:1
  • 10《裴单墓志》见《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69页. 被引量:1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19

相关主题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