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写样到红印--《豫恕堂丛书》中所见的晚清书籍初刻试印程序及相关史料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以沈善登编刊的《豫恕堂丛书》为基本依据,系统地探讨了晚清书籍刻印过程中从写样到红印这一初刻试印阶段的基本程序。论文大致复原了写样、校正写样、刻版、红印、校正红印样直至修版、局部再红印等环节的工作要点,并勾稽了《豫恕堂丛书》中保留的诸如刊刻工价、版面字数计算法以及著作方与写样、刻印方的事务纠葛等相关史料。
作者
陈正宏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
出处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8年第1期91-98,共8页
Chinese Classics & Culture
关键词
写样
红印《豫恕堂丛书》
沈善登
古籍刷印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1
赵红娟.
董说《楝花矶随笔》的发现及其价值[J]
.文学遗产,2004(5):130-133.
被引量:5
2
卢前.卢前笔记杂钞[M]中华书局,2006.
被引量:1
3
陈玉堂著..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 全编增订本[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1908.
共引文献
4
1
赵红娟.
《西游补》作者董说新证[J]
.文学评论,2005(4):128-132.
被引量:3
2
苗怀明.
本世纪以来中国小说文献研究的新进展——以其间出版的相关书籍为例[J]
.文献,2014(4):173-191.
3
吴飞鹏.
《西游补》作者及成书年代问题新探[J]
.中国文化研究,2022(1):140-151.
4
杨园媛.
《西游记》续书研究综述[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4(3):53-58.
同被引文献
48
1
汪叔子,王凡.
《公车上书记》刊销真相——戊戌变法史考论之二[J]
.江西社会科学,1990,10(4):99-106.
被引量:7
2
吴家驹.
清末民初上海石印业概述[J]
.图书馆杂志,1988,7(6):57-60.
被引量:2
3
陈正宏.
域外汉籍及其版本鉴定概说[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1):14-19.
被引量:9
4
李细珠.
张之洞与《江楚会奏变法三折》[J]
.历史研究,2002(2):42-52.
被引量:25
5
欧阳跃峰.
“公车上书”:康梁编造的历史神话[J]
.历史教学,2002(10):60-62.
被引量:6
6
茅海建.
“公车上书”考证补(二)[J]
.近代史研究,2005(4):85-147.
被引量:20
7
房德邻.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读《“公车上书”考证补》献疑(二)[J]
.近代史研究,2007(2):111-131.
被引量:8
8
陶小萍.《沈善登及其著述》[J].桐乡档案杂志,2006,(2).
被引量:1
9
曹园弼.《年丈沈谷成先生易学总序》,《需时眇言》,光绪二十八年豫恕堂刊本.
被引量:1
10
《沈善登的哲学思想》,刘鄂培主编.《张岱年文集》第5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23页,第326页.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7
1
张海荣.
《公车上书记》作者“沪上哀时老人未还氏”究竟是谁[J]
.清史研究,2011(2):138-144.
被引量:7
2
邱林.
《周礼正义》刊刻周折考述——兼论清末书籍印刷[J]
.社会科学论坛,2017(2):48-58.
被引量:1
3
石祥.
清初书籍刻印的实态细节:清通志堂刻试印本《读史方舆纪要》读后[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7(4):84-91.
被引量:2
4
石祥.
古籍写样本及其鉴定[J]
.图书馆论坛,2017,37(12):122-129.
被引量:5
5
丁卓源.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醯鸡吟》考略[J]
.图书馆学刊,2022,44(9):91-100.
6
朱伟斌,余倩.
中国古籍版面格式的形成——以栏线为中心[J]
.中国艺术,2023(5):62-71.
7
刘昊.
稿本《柳树芳日记》所见《陆清献公日记》出版过程——兼与现存出版实物的比较[J]
.文献,2024(5):40-60.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张海荣.
晚清举人邱菽园对“公车上书”的两次追忆[J]
.历史档案,2014,27(1):113-117.
被引量:2
2
萧毅,唐佳.
武汉大学图书馆藏通志堂《读史方舆纪要》版本考[J]
.新世纪图书馆,2019,0(1):71-77.
被引量:3
3
张海荣.
甲午战后《公车上书记》刊行过程考订[J]
.学术研究,2019,0(12):131-137.
被引量:2
4
张海荣.
《新闻报》有关康有为与“联省公车上书”的新史料[J]
.广东社会科学,2020(5):132-141.
5
任晔.
分析取舍口碑史料,涵养史料实证素养——以《戊戌变法》一课为例[J]
.中学历史教学,2021(7):70-72.
6
朱浒.
康有为的“投名状”:《书余莲珊〈尊小学斋集〉后》的政治意涵[J]
.历史研究,2021(5):205-218.
被引量:3
7
洪琰.
2012年至2020年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综述[J]
.古籍保护研究,2021(2):68-89.
被引量:1
8
黄益飞.
百年金文研究之思考——以金文所见西周门朝制度为例[J]
.江汉考古,2021(6):251-259.
9
张海荣.
《公车上书题名》考证补[J]
.安徽史学,2023(1):45-53.
10
张明阳.
由“他本”到“此本”——钱熙泰咸丰《金山县志稿》考述[J]
.上海地方志,2024(1):34-42.
1
白放良.
中国古籍刷印用纸简介[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7(2):52-54.
2
新书推荐[J]
.中国新闻周刊,2010(40):81-81.
3
降低图书出版成本的方法[J]
.新闻出版交流,2001(1):30-30.
4
杨石友.
革故鼎新 别开生面——谈画册的编辑观念[J]
.编辑之友,1988(3):26-28.
5
黄乔生.
多角度影画李鸿章[J]
.博览群书,2009(3):102-104.
6
李晨生.
利用科技档案所创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与应用[J]
.档案学研究,1994(A02):89-93.
7
刘志夫.
同于无声同志商榷:关于“读者到馆率”的计算法[J]
.冶金高校图书馆,1989(1):50-51.
8
宋忠生.
期刊出版时滞的计算方法[J]
.编辑学报,1996,8(2):104-106.
被引量:39
9
王铀.
对开架阅览室丢书率计算方法的商榷[J]
.图书与情报工作,1994(2):49-50.
10
热门纸质藏品投资攻略[J]
.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3):20-21.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