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探索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分析了北兴农场水土流失的现状及成因,提出了治理措施。
作者
王振东
李国良
机构地区
红兴隆分局水务局
出处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8年第2期95-96,共2页
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治理措施
效益
工程评价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97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6
1
朱显谟.黄土高原水蚀的主要类型及因素.水土保持通报,1981,(3):1-9.
被引量:2
2
刘建善.天水水土保持测验的初步分析[J].科学通报,1953,(12):59-65.
被引量:5
3
杨勤科,李锐.
中国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定量研究进展[J]
.水土保持通报,1998,18(5):13-18.
被引量:80
4
周佩华.2000年中国水土流失趋势预测与防治对策[J].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1988,(7):57-71.
被引量:7
5
郑铁军,黄信川,张忠军.
北安垦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13(6):432-433.
被引量:6
6
薛萍,霍尹才.
安山小流域综合治理及效益[J]
.黑龙江水专学报,2007,34(2):54-55.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孙立达,孙保平,陈禹,许洋.
西吉县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流失量预报方程[J]
.自然资源学报,1988,3(2):141-153.
被引量:39
2
蔡强国.
坡面侵蚀产沙模型的研究[J]
.地理研究,1988,7(4):94-102.
被引量:25
3
朱显谟,田积莹.
强化黄土高原土壤渗透性及抗冲性的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1993,7(3):1-10.
被引量:112
4
刘黎明,林培.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定量方法与模型的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1993,7(3):73-79.
被引量:19
5
尹国康,陈钦峦.
黄土高原小流域特性指标与产沙统计模式[J]
.地理学报,1989,44(1):32-46.
被引量:48
6
卜兆宏,赵宏夫,刘绍清,陈明华.
用于土壤流失量遥感监测的植被因子算式的初步研究[J]
.遥感技术与应用,1993,8(4):16-22.
被引量:17
7
崔晓伟,隋学群,胡克梅.
龙江县小湾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果分析[J]
.黑龙江水专学报,2005,32(1):84-85.
被引量:8
8
王万中,焦菊英,郝小品,张宪奎,卢秀琴,陈法扬,吴素业.
中国降雨侵蚀力R值的计算与分布(Ⅰ)[J]
.水土保持学报,1995,9(4):7-18.
被引量:269
9
马志尊.
应用卫星影象估算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各因子值方法的探讨[J]
.中国水土保持,1989(3):24-27.
被引量:59
10
蔡强国,陆兆熊,王贵平.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侵蚀产沙过程模型[J]
.地理学报,1996,51(2):108-117.
被引量:125
共引文献
97
1
王炳哲,毕如田,陈利根,荆耀栋.
基于USLE模型的滹沱河上游黄土区土壤侵蚀空间特征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7):76-82.
被引量:5
2
崔琰,李锐,杨勤科.
浅论区域水土流失模型设计及参数采集方法[J]
.节水灌溉,2008(3):31-33.
被引量:1
3
曾红娟,杨胜天,马力刚,王玉娟.
土壤侵蚀监测点布局的空间尺度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2009,29(2):24-27.
被引量:1
4
陈建荣.
城郊型流域治理优化模式设计研究——以兰州市南郊西果园流域为例[J]
.冰川冻土,2009,31(2):357-363.
被引量:2
5
刘前进,蔡强国,吕国安,刘纪根.
羊道沟流域侵蚀产沙模型原型选定问题[J]
.水土保持研究,2004,11(4):69-73.
被引量:2
6
张照录,崔继红.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最新研究改进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2004,6(4):51-55.
被引量:14
7
胡良军,李锐,杨勤科,邵明安.
基于GIS的区域水土流失评价模型[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0,8(1):1-8.
被引量:33
8
胡良军,邵明安.
区域水土流失研究综述[J]
.山地学报,2001,19(1):69-74.
被引量:21
9
徐涛,杨勤科,赵米金.
区域土壤侵蚀模型参数选择[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6):122-124.
被引量:2
10
邵艳红.
舒兰市人为水土流失调研分析[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05,33(5):105-105.
同被引文献
1
1
张新玉,杨元辉.
我国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J]
.中国水利,2011(12):58-61.
被引量:49
引证文献
1
1
陈树华.
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引致的危害及防控措施[J]
.现代农村科技,2016(23):46-4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朱茜,林杰.
基于137Cs的苏南丘陵区的土壤侵蚀和土壤养分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8,20(8):134-141.
被引量:2
2
刘强.
朝阳县西部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成效及其问题分析[J]
.水利发展研究,2019,19(3):37-40.
被引量:2
3
刘文锋.
老西沟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及其成效分析[J]
.水利发展研究,2019,19(6):68-71.
被引量:1
1
田振远.
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治理[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39(3):239-240.
被引量:1
2
李越.
低山丘陵地区旱作玉米抗旱增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16(24):16-16.
3
柴宝忠,任立宏.
喀左县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38(1):99-99.
被引量:4
4
李科云,孙祥贵.
岸杂一号狗牙根在湖南低山丘陵地区的适应性研究[J]
.草业学报,1993,2(2):23-29.
被引量:6
5
姜利勇,薄丽杰,段洪晓.
浅谈玉米畸形棒形成的原因与对策[J]
.新农村(黑龙江),2014,0(14):105-105.
6
宋忠春,王彬.
北兴农场倭肯河项目区水土流失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现代化农业,2008(12):21-22.
7
周华.
河套灌区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工程评价[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9(8):12-13.
被引量:5
8
杨锦碧,陈磊,马永玉,廖铁军.
重庆低山丘陵地区水稻施肥模式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446-1448.
被引量:3
9
吴行国,房喜根.
粘盘黄棕壤的特性及其对棉花生长的影响[J]
.中国棉花,1994,21(11):18-18.
被引量:1
10
张学军,王吉民.
伊通县水土流失现状及成因[J]
.吉林水利,2001(9):20-21.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