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用超声技术检测不同粗糙度的新旧混凝土粘结质量
Supersonic Detection of Bonding Quality of New and Old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Roughnes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新旧混凝土界面的工程处理方法,利用现场实际材料,对经过不同粗糙度处理的新旧混凝土粘结试样进行了超声波速测试。结果表明,粗糙度不同的粘结试样的波速是不同的,从而为现场工人对界面的粗糙处理工艺提出了要求,也为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超声检测提供了依据。
作者
沙玲
陈庆文
蔡祖炼
机构地区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中新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出处
《浙江建筑》
2008年第2期47-49,共3页
Zhejiang Construction
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课题(20060295)
关键词
超声测试技术
粗糙度
新旧混凝土
界面
分类号
TU317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赵志方,于跃海,赵国藩.
测量新老混凝土粘结面粗糙度的方法[J]
.建筑结构,2000,30(1):26-29.
被引量:38
2
ADACHI I,HASHIMOTO K,NISHIMURA T. Construction joint of concrete structures using shot-blasting technique [ J ]. Transactions of the Japan Concrete Institute, 1983 (5) :61 - 68.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
1
王建国.水泥硬化体孔结构的分数维及临界渗流理论分析.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M].,1987..
被引量:1
2
辛厚文,分形理论及其应用,1993年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7
1
杨涛,欧阳利军,任天濠,李建明,胡雨辰,龚卓.
超高性能混凝土与既有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试验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24,24(2):132-134.
2
程红强,高丹盈,张启明.
老混凝土表面粗糙度的一种简单测定法[J]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27(1):24-26.
被引量:9
3
林娜,尹健,张雄,周士琼.
分形理论在新-老混凝土粘结强度研究中的应用[J]
.建筑材料学报,2006,9(4):399-403.
被引量:7
4
李冰,李平先,张雷顺.
带凹槽的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渗透性能试验研究[J]
.水利水电技术,2006,37(9):87-89.
5
沙玲,蔡祖炼,刘继状.
不同粗糙度的新旧混凝土界面黏结质量的超声试验研究[J]
.混凝土,2008(3):19-21.
被引量:4
6
丁志军,林丽霞.
新老混凝土粘结常用界面剂类型及其粘结效果的探讨[J]
.应用能源技术,2008(3):14-15.
被引量:2
7
李强.
新老混凝土粘结面粗糙度的研究现状[J]
.建筑技术开发,2008,35(5):28-31.
被引量:6
8
闫国新,张晓磊,张雷顺.
新老混凝土黏结面粗糙度评价方法综述[J]
.混凝土,2010(1):25-26.
被引量:8
9
赵勇,邹仁博,王晓锋.
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面粗糙化处理与评价[J]
.施工技术,2014,43(22):37-39.
被引量:20
10
贾方方,贺奎,王万金,安明喆,路振宝.
活性粉末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黏结劈拉性能[J]
.铁道学报,2016,38(3):127-132.
被引量:12
1
沙玲,蔡祖炼,刘继状.
不同粗糙度的新旧混凝土界面黏结质量的超声试验研究[J]
.混凝土,2008(3):19-21.
被引量:4
2
林新鹏,黄璐,林燕英,廖丽云,陈胜,彭茄芯.
带植筋新旧混凝土粘结界面剪切强度试验研究[J]
.福建建筑,2016(4):48-53.
被引量:7
3
袁建伟,龙莉萍.
新旧混凝土粘结性能的改善方法[J]
.山西建筑,2008,34(10):161-162.
被引量:2
4
李东文.
浅析岩土工程的发展及其工程处理方法[J]
.价值工程,2010,29(1):167-167.
被引量:7
5
陈建华,彭加强,梁国印.
人工挖孔桩常遇的问题及施工处理[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8(4).
被引量:5
6
张鹏.
浅析A供热工程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处理方法[J]
.能源与节能,2015(12):34-35.
7
王毓华.
中国红粘土特征及建筑地基工程处理方法[J]
.西部探矿工程,1996,8(4):6-7.
被引量:8
8
黎翔.
混凝土结合面的受力分析[J]
.科学与财富,2012(5):500-500.
被引量:1
9
赵五一.
怎样使新旧混凝土结合好[J]
.建筑工人,2002(7):20-21.
10
张文军,席红军,贺新亮.
新旧混凝土结合面使用的几种胶结材料[J]
.建筑工人,2004(8):11-11.
浙江建筑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