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看烧伤休克复苏的现状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休克是循环系统异常导致的器官低灌注和组织氧合不足的一种综合征。本文综合了烧伤休克复苏的现状,用循证医学(EMB)的观点着重分析目前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作者
贾赤宇
机构地区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科
出处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07年第4期249-250,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Injury Repair and Wound Healing(Electronic Edition)
关键词
休克复苏
循证医学
烧伤
组织氧合
循环系统
综合征
低灌注
前治疗
分类号
R644 [医药卫生—外科学]
R4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2
同被引文献
57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7
参考文献
6
1
李幼平,熊鹰.
循证外科学探索[J]
.临床外科杂志,2004,12(1):2-3.
被引量:5
2
葛绳德.
烧伤休克与早期处理[J]
.中华烧伤杂志,2001,17(5):261-262.
被引量:22
3
葛绳德.
我国烧伤休克的回顾与展望[J]
.中华烧伤杂志,2000,16(5):261-264.
被引量:38
4
黄跃生.
烧伤休克与早期损害[J]
.中华烧伤杂志,2000,16(5):265-267.
被引量:21
5
黎鳌主编..黎鳌烧伤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28.
6
盛志勇,郭振荣主编..危重烧伤治疗与康复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04.
共引文献
72
1
秦瑞雨,方海燕,张大为,郑贵.
治愈烧伤面积95%TBSA并发侵袭性感染和高钠氯血症一例[J]
.中华烧伤杂志,2003,19(S1).
2
孙永华,胡骁骅,陈忠,程安源,钟穗航.
高氧复方氯化钠溶液用于大鼠烧伤后休克的观察[J]
.中华烧伤杂志,2003,19(S1):25-29.
被引量:4
3
贾赤宇.
系统方法与烧伤治疗[J]
.中华烧伤杂志,2004,20(3):187-189.
被引量:4
4
王海军,张枫,肖杰.
小儿重度烧伤休克期治疗[J]
.沈阳部队医药,2004,17(4):295-296.
5
何苗.
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的护理进展[J]
.蛇志,2004,16(4):51-53.
被引量:1
6
马成权.
多指标监测在重度烧伤休克期的应用[J]
.淮海医药,2005,23(1):45-45.
7
陈大夫,王德怀,钟宇,王晓,张定敏,黄智勇.
小儿严重烧伤早期抗休克综合治疗对预后的影响[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5,2(1):42-43.
被引量:2
8
王德昌,王一兵,徐国士,陈存富,张科军,王明青,薛文君,霍然,陈才远,邱明昕.
Ⅲ度烧伤≥90%休克期复苏治疗的回顾[J]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3):189-190.
被引量:2
9
卢长虹,李连贵,石慧,徐和平,赵洪良,吕淑珍,张文生,王春玲,王永生,张瑞臣.
一批26例烧伤病人的救治体会[J]
.中国全科医学,2005,8(5):401-402.
被引量:6
10
肖虎,王德昌,冷向峰,冯永强,霍然.
严重烫伤大鼠休克期淋巴循环动力学及淋巴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8水平的变化[J]
.中华烧伤杂志,2005,21(2):132-134.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57
1
杨宗城.
改善早期补液方式减轻烧伤后早期内脏损害[J]
.中华烧伤杂志,2005,21(3):162-164.
被引量:28
2
郭振荣,贺立新.
依据血流动力学变化改进烧伤休克期补液方案[J]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3):1585-1587.
被引量:16
3
郭振荣,刁力,盛志勇,宋惠芳,梁秀敏,李长平,杨廷松.
烧伤创面水蒸发量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J]
.中华医学杂志,1994,74(4):221-223.
被引量:9
4
刘良明.
战伤休克的液体复苏进展[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30(7):561-565.
被引量:15
5
柴家科,盛志勇.
有关烧伤休克复苏问题的探讨[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30(11):943-946.
被引量:23
6
郭振荣.
烧伤休克期补液的思考[J]
.中华烧伤杂志,2005,21(5):321-323.
被引量:52
7
陈炯,韩春茂,夏时春,唐志坚,苏士杰.
新型羟乙基淀粉应用于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中华烧伤杂志,2006,22(5):333-336.
被引量:17
8
车晋伟,胡森,盛志勇.
烧(创)伤休克战地液体复苏研究进展[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32(3):271-273.
被引量:24
9
黄跃生.
防治严重烧伤后心肌缺血缺氧损害的新措施[J]
.中华烧伤杂志,2007,23(3):161-163.
被引量:7
10
Kelley D M. Hypovolemic shook: an overview[J].Crit Care Nurs Q, 2005,28(1):2-1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8
1
陈炯.
烧伤休克液体复苏的再实践与再认识[J]
.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1):1869-1871.
被引量:10
2
孙永华,陈炯.
严重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J]
.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1):1872-1873.
被引量:13
3
王志勇,田恒进,靖树林.
重度烧伤不同的烧伤面积对休克期补液量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9):42-44.
被引量:9
4
张兆新,刘小龙,吕磊,谷才之.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成批重度烧伤休克期治疗中的应用[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2,7(3):41-44.
被引量:5
5
孙永华.
补液和抗炎在严重烧伤早期救治中的价值[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2,7(5):1-3.
6
崔强.
有关烧伤休克复苏问题的探讨[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3):244-245.
7
张毅.
严重烧伤创面深度对休克期晶胶体补液量的影响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9):2498-2499.
8
邓兴旺,齐旭辉,杨绍贤,张龙,金少华,杨涛,蒲文兰,李传吉.
人血白蛋白在重症烧伤休克早期液体复苏中应用的临床观察[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22,17(1):47-5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7
1
李孝平.
56例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分析[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7):95-96.
2
陈炯.
烧伤休克液体复苏的再实践与再认识[J]
.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1):1869-1871.
被引量:10
3
郭宝增,何芨,丁峰,刘剑.
大面积烧伤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32(9):1109-1111.
被引量:3
4
宁勇,刘明锁,侯振才,孟一峰,刘文文.
突发事件中成批烧伤的院前分检与救治[J]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5):647-648.
被引量:2
5
王志勇,田恒进,靖树林.
重度烧伤不同的烧伤面积对休克期补液量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9):42-44.
被引量:9
6
邢楠,陈炯.
烧伤休克期复苏优选人工胶体的临床研究进展[J]
.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322-324.
被引量:4
7
黄苗,谭惠仪,陈丽映,潘丽沁,李美华.
油罐车爆炸致成批烧伤患者的急救护理组织与管理[J]
.护理管理杂志,2013,13(3):212-213.
被引量:1
8
黄苗,谭惠仪.
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6):740-743.
被引量:2
9
游小恩,陈炯,周建军,邢楠,施剑武,苏国良.
不同胶体复苏对重度烧伤猪休克期肺水肿的影响[J]
.中华烧伤杂志,2013,29(3):272-276.
被引量:7
10
崔强.
老年烧伤患者继发感染的特征及炎症因子变化[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250-3251.
被引量:9
1
席修明.
组织氧合与临床监测[J]
.中华外科杂志,1993,31(9):529-530.
被引量:1
2
全身性感染时的组织氧合第2部分:动物和人体研究的评价(一)[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9,11(5):259-261.
被引量:2
3
周翔,刘大为.
正确评价上腔静脉氧饱和度在休克复苏中的意义[J]
.中国医刊,2013,48(7):13-15.
被引量:9
4
林翠兰,沈雪美,林春招.
实习护生心理动态分析及对策[J]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4):1932-1932.
被引量:6
5
郑诒璋,张安生,宋先忠,许咸望,孙丽敏,司秀梅,李祖章.
开胸手术血液稀释自血回输组织氧合的维护研究[J]
.临床医学,2000,20(1):28-30.
6
董俊丽,王晓娟.
高渗盐水在休克复苏中的护理[J]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2B):3680-3681.
被引量:1
7
王磊.
烧伤病员留置尿管非正常拔出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6,33(5):543-544.
8
全身性感染时的组织氧合 第2部分:动物和人体研究的评价(二)[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9,11(6):329-331.
9
郭光华,李国辉,曹勇,苏子毅,吴燮卿.
蒸汽吸入性损伤后组织氧合的变化[J]
.江西医药,1994,29(5):291-294.
10
雷韵秋.
烧伤休克液体复苏临床研究进展[J]
.兵团医学,2004(3):3-5.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