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建陶产业生态文明之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分析建陶产业发展的特点,提出走生态文明之路是建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提出建陶产业如何实现产业的生态文明。
作者
张纯
许艳艳
黄毅
机构地区
景德镇陶瓷学院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4,共3页
China Ceramics
基金
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进步-以江西陶瓷业为例>
(项目编号:06YJ09)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建陶产业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062.2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万君康,梅小安.
生态工业园区的内涵、模式与建设思路[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26(1):92-94.
被引量:21
2
秦远建,李必强.
产业集约化及我国产业实现集约化途径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6):540-543.
被引量:9
3
王继杰,李旭.
中国陶瓷产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性发展[J]
.中国陶瓷,2006,42(10):3-6.
被引量:35
4
贾玉宝.
陶瓷工业的清洁生产[J]
.山东陶瓷,2005,28(4):29-35.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卫兴华,黄桂田.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J]
.学术月刊,1997,29(1):48-55.
被引量:7
2
方海鑫,曾令可,王慧,史琳琳.
减少陶瓷窑炉烟气中有害废气的方法[J]
.工业加热,2004,33(3):1-5.
被引量:7
3
陈吉春,陈盛建.
低硅铁尾矿微晶玻璃研制[J]
.非金属矿,2005,28(1):25-27.
被引量:22
4
Nagae Hajime,Suzuki Kazuo,Sugiyama Toyohiko.
利用工业废料研制再生陶瓷初探(英文)[J]
.陶瓷学报,2005,26(1):35-38.
被引量:8
5
缪松兰,马光华,李清涛,邱波.
建筑陶瓷抛光废渣制备轻质陶瓷材料的研究[J]
.陶瓷学报,2005,26(2):71-79.
被引量:49
6
叶昌,夏清,鲁伟明,匡加才.
利用铬盐废渣生产陶瓷色料的研究[J]
.中国陶瓷,2005,41(4):33-36.
被引量:8
7
徐研.
用粉煤灰生产陶瓷制品[J]
.粉煤灰综合利用,2005,19(5):27-28.
被引量:9
8
金建福,钦征骑.
利用废陶瓷制备高性能轻质玻化陶瓷及其应用[J]
.江苏陶瓷,2005,38(6):30-32.
被引量:6
9
刘建军,翁锦文.
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降低陶瓷窑炉废气内NO_x的探讨[J]
.陶瓷,2005(12):38-40.
被引量:3
10
于利刚,刘岚,吴锦锋,李云国.
废陶瓷在水泥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J]
.水泥技术,2006(1):35-37.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68
1
赵明臻,周留煜.
新型陶瓷的发展及其对环境保护的适应探讨[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3,34(1):61-69.
被引量:1
2
席建师,伍金虎,黄宇晨,刘志中.
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基地科学规划浅析[J]
.大家,2011(4):38-39.
被引量:1
3
覃林,袁兴中,杨幸,贺洁.
重庆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生态工业园区[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6):521-523.
被引量:2
4
仲丛友.
生态工业园的集成效应与发展策略研究[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6,26(3):55-59.
被引量:4
5
宋岩,王强,王来武,王国群.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与完善——基于烟台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J]
.生态经济,2006,22(7):138-141.
6
李娜,张建强.
生态工业园内的水资源循环模型[J]
.四川环境,2006,25(5):37-40.
被引量:4
7
李仁安,朱晖.
武汉生态工业园发展规划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28(11):134-136.
被引量:10
8
徐志新,郭怀成,郁亚娟,王真,刘永.
基于多准则群体决策模型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模式决策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07,20(2):123-129.
被引量:8
9
周正祥,杨海余.
基于循环经济的科技园区发展研究[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1):61-64.
被引量:3
10
李夕兵.
重庆市生态工业园区的构建理论及必要性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4(5):502-505.
被引量:1
1
赵武壮,曹宝奎,王藩.
坚持科学发展观 促进有色金属工业发展[J]
.有色金属工业,2004(5):21-24.
被引量:1
2
许克振.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
.统计与决策,2003,19(5):43-43.
3
高晓春.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
.经济师,2004(1):60-61.
被引量:2
4
万君康,刘文湘.
我国汽车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
.北京汽车,2003(5):1-3.
5
王志刚,杨绍安.
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SWOT分析及路径选择[J]
.生产力研究,2006(10):187-188.
被引量:5
6
祝志杰.
浅析环境规制与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大连产业发展为例[J]
.全国商情,2008(B10):15-16.
7
彭志君.
淄博 老基地走高端 新基地大机遇[J]
.陶瓷,2011(4):18-19.
8
张丽.
实现现代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3(4):22-24.
被引量:5
9
阚秀玲.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J]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3):25-27.
10
周艳芝.
浅析新型工业化[J]
.理论界,2003(6):113-114.
中国陶瓷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