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左翼现实主义观念之发生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左翼现实主义主要指向作家及其作品积极介入社会生活的态度或精神层面,而叙述的再现性技术问题则受到冷落。虽然从普罗文学运动初期的倡导文章来看,左翼现实主义的发生和"五卅"前后的一系列工人运动有关,但是中国的左翼现实主义不是在本土自发产生的——它实际上大多是从日本转手翻译过来的苏联文学理论。尽管浪漫主义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名声不佳,但左翼社会理论的理想主义色彩还是造成了左翼现实主义对浪漫主义的"吸纳"。甚至可以说,在左翼现实主义观念中,由政治倾向性带来的浪漫主义比现实主义成分更具"基础性"。
作者 张传敏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34,共5页 Literary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9

  • 1张大明编著..西方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802.
  • 2[美]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姜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被引量:4
  • 3林伯修.《一九二九年急待解决的几个关于文艺的问题》.《海风周报》,1929年3月23日第12期. 被引量:1
  • 4何凝(瞿秋白)编.《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上海青光书局1933年版,第23页. 被引量:1
  • 5胡风.《现实主义在今天》,《胡风评论集》(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20页. 被引量:2
  • 6周扬.《现实的与浪漫的》,《周扬文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5页. 被引量:1
  • 7茅盾.《现实主义的道路-杂谈二十年来的中国文学》,《茅盾选集》第5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98-299页. 被引量:1
  • 8周扬.《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一九五三年九月二十四日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周扬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47页. 被引量:3
  • 9冯雪峰:《中国文学从古典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的一个轮廓》,载《论文集》(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26页. 被引量:2
  • 10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J].太阳月刊,1928,. 被引量:22

共引文献760

同被引文献125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