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哈国减压渣油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国家能源战略的调整,中哈石油管道的建成,对哈国减压渣油的深入研究和加工迫在眉睫。使用超临界萃取分馏仪对哈国减压渣油进行馏分切割,切割成8~9个窄馏分,切割深度达到减压渣油的81.08%。并测定各个窄馏分的性质,分析它们的变化规律,为我国的炼化企业加工哈国减压渣油提供基础的可行性数据。
作者
吴文涛
刘成林
段永生
文千
机构地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疆独山子石化研究院
出处
《新疆石油科技》
2007年第4期64-66,共3页
Xinjiang Petroleum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
减压渣油
窄馏分
分离
分类号
TE626.2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2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5
1
周永昌.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技术在俄罗斯渣油分离中的应用[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4):358-361.
被引量:7
2
许志明,赵锁奇,王仁安.
沙轻和沙中减压渣油的分离、组成与性质[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3,16(3):15-19.
被引量:7
3
许昀,山红红.
吐哈减压渣油及其超临界萃取窄馏分催化裂化性能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2002,30(1):54-57.
被引量:7
4
赵锁奇,许志明,胡云翔,王仁安.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仪——石油重质油的深度精密分离技术[J]
.石油仪器,2001,15(4):12-15.
被引量:25
5
王仁安,胡云翔,许志明,苏桐.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法分离石油重质油[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97,13(1):53-59.
被引量:59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周永昌.
一种预测重油馏分沸点的方法[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4):302-306.
被引量:1
2
王仁安,胡云翔,许志明,苏桐.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法分离石油重质油[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97,13(1):53-59.
被引量:59
3
许志明,胡云翔,程敏,苏桐,王仁安.
一种预测重质油沸程的方法[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97,13(1):60-66.
被引量:7
4
徐春明.胜利减压油渣中胶质催化裂化行为的研究[M].北京:石油大学,1991..
被引量:1
5
徐春明,钮根林,刘耀芳,林世雄.
沙特阿拉伯减压渣油超临界抽出油催化裂化反应性能[J]
.石油炼制与化工,1997,28(4):60-64.
被引量:8
6
Rudzinski E W,Aminabhavi T M.A review on Extra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rude Oil and Related Products Using Supercritical Fluid Technology[J].Energy&Fuels,2000,14(2):464-475.
被引量:1
7
周永昌 赵锁奇.俄罗斯减压渣油及超临界亚组分的性质研究[A]..2002重质油加工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2.304-308.
被引量:1
8
石铁磐,胡云翔,许志明,苏桐,王仁安.
减压渣油特征化参数的研究[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97,13(2):1-7.
被引量:25
9
徐春明,钮根林,刘耀芳,林世雄.
渣油及其超临界抽出油的催化裂化反应性能[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97,13(4):23-28.
被引量:3
10
程敏,胡云翔,许志明,王仁安.
减压渣油结构参数及氢含量的预测[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8,27(2):110-112.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82
1
周永昌.
一种预测重油馏分沸点的方法[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4):302-306.
被引量:1
2
王红秋,辛红.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J]
.石化技术,2004,11(3):62-65.
被引量:6
3
许志明,赵锁奇,王仁安.
伊朗常压渣油和加氢尾油的性质与组成研究[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5):113-116.
被引量:1
4
叶玉兰.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国内的研究及应用[J]
.河北化工,2004,27(6):1-5.
被引量:2
5
刘统华,许志明,孙学文,赵锁奇,吕贞.
克拉玛依减渣热转化前后的溶解度参数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2005,33(3):283-288.
被引量:2
6
周永昌,赵锁奇.
渣油超临界萃取馏分中硫化物的分离富集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2005,33(3):304-308.
被引量:16
7
周永昌.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技术在俄罗斯渣油分离中的应用[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4):358-361.
被引量:7
8
陈洪,苏畅,张兆斌,盛炳年,许平.
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四个应用方向[J]
.生物加工过程,2005,3(4):14-18.
被引量:11
9
姜涛,韩布兴.
超临界流体化学热力学[J]
.化学进展,2006,18(5):657-669.
被引量:20
10
张占纲,郭绍辉,赵锁奇,牟彤.
大港减压渣油超临界萃取萃余残渣结构特征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2006,34(4):427-433.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23
1
苟爱仙,邵伟,刘明霞.
TLC/FID法在重催原料油族组成分析中的应用[J]
.分析试验室,2008,27(S1):467-469.
被引量:4
2
李浩然,袁洪福.
多重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测定加氢渣油四组分方法的建立[J]
.现代仪器,2004,10(6):13-17.
被引量:9
3
文萍,李庶峰,阙国和.
渣油及其悬浮床加氢裂化尾油中氮化物的转化趋势[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5,36(1):35-38.
被引量:5
4
周永昌,赵锁奇.
渣油超临界萃取馏分中硫化物的分离富集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2005,33(3):304-308.
被引量:16
5
周晓龙,陈绍洲,常可怡.
减压渣油组成和结构的研究[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1(6):649-653.
被引量:14
6
黄玉秋.
薄层色谱法测定渣油族组成的研究[J]
.辽宁化工,2005,34(10):457-459.
被引量:5
7
程仲芊,齐邦峰,张会成,高健.
化学发光法测定原油及渣油中的氮含量[J]
.当代化工,2006,35(1):69-72.
被引量:5
8
向廷生,朱扬明,梅博文,朱俊章.
塔里木盆地原油中氮化物的分离及鉴定[J]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6,18(4):31-35.
被引量:7
9
文萍,任振东,石斌,阙国和.
催化剂对渣油悬浮床加氢产物氮分布的影响[J]
.石油化工,2006,35(10):967-971.
被引量:11
10
张会成,颜涌捷,赵荣林,韩照明.
渣油加氢处理过程中金属分布与脱除规律的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6,37(11):7-10.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2
1
孙艳玲,马波,凌凤香,王少军,吴洪新.
渣油分离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当代化工,2009,38(2):203-205.
被引量:2
2
黄翊.
渣油分离与组分含量的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7):141-14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陈芬芬,王京.
分子蒸馏技术及其在渣油分离中的应用[J]
.石化技术与应用,2010,28(3):253-257.
被引量:6
2
柯浩.
渣油分离及评价方法发展现状[J]
.广州化工,2013,41(2):15-17.
被引量:3
3
任蕊,张国辉,李芬芬,朱瑞龙,皇甫慧君,曹晨茜,张文存.
油浆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2021,50(11):3186-3191.
被引量:3
1
王红,王子军,王翠红,佘玉成.
加氢渣油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及产物性质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2014,45(5):72-76.
被引量:3
2
李会鹏,亓玉台,秦树仁,王昕,王仙体.
超临界流体技术及其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J]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1998,18(1):21-25.
被引量:11
3
宋景平,杨克.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生产重交通道路沥青的研究[J]
.炼油技术与工程,2006,36(10):19-22.
被引量:2
4
肖君.
浅谈废润滑油再生技术发展现状[J]
.建材与装饰(上旬),2016(26):209-210.
被引量:1
5
王红秋,辛红.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J]
.石化技术,2004,11(3):62-65.
被引量:6
6
张运彩,张林山.
原油长输管道安装[J]
.中国科技博览,2015,0(4):337-337.
7
刘娉婷,黄志宇,邓皓,王蓉沙,谢水祥.
废弃油基钻井液无害化处理技术与工艺进展[J]
.油气田环境保护,2012,22(6):57-60.
被引量:23
8
姜晓波,宋文皎,张蕾,韩昭海,孙睿.
草西南超稠油区块热采技术研究[J]
.辽宁化工,2011,40(7):750-752.
被引量:3
9
裘浙炎,程健,刘以红,罗运华,贾生盛.
渣油及其加氢脱硫(VRDS)渣油的超临界精密分离的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1999,30(5):55-61.
被引量:4
10
赵小龙,刘向君,刘道杰.
不同开发阶段天然气储采比计算方法[J]
.岩性油气藏,2012,24(1):104-107.
被引量:1
新疆石油科技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