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戴望舒诗歌的民族化走向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戴望舒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现代派诗人,他走过了一条西化、进而民族化的道路。文章从戴望舒诗歌意象选择以及相应的音乐性的民族化倾向考察,发现戴望舒追求的艺术形式以及审美意识与西方现代派保持一定距离而坚持民族化,而这正是戴望舒诗歌获得独特韵味而最终走向民族化的原因。
作者 梅启波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8-152,共5页 Academic Foru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梁仁编..戴望舒诗全编[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703.
  • 2戴望舒著,王文彬,金石主编..戴望舒全集 诗歌卷[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763.
  • 3戴望舒.望舒诗论[A].戴望舒全集:散文卷[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被引量:2
  • 4陈丙莹著..戴望舒评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264.
  • 5施蛰存.《现代》杂忆[A].新文学史料[C].1981. 被引量:1
  • 6李健吾.新诗的演变[N].大公报,“小公园”第1740号,1935-07-20. 被引量:3
  • 7阿里夫·德里克 王宁译.后革命氛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14.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20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