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女心理师》叙述上的裂缝与盲区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毕淑敏讲故事的水平越来越纯熟了。在《女心理师》中,一个接一个的悬念,一个又一个被“放大”了的故事,吸引着读者如同看侦探小说一般,追踪着一个个奇异的扑朔迷离的故事。然而,我们还是从作者圆熟的叙述中,发现了叙述中的种种裂缝与盲区。而这些裂缝与盲区又有意无意地透露了作者在写作中面临的困境。
作者
周雪
机构地区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9-171,共3页
关键词
盲区
裂缝
心理
讲故事
侦探小说
毕淑敏
作者
写作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2
1
蓝棣之著..现代文学经典 症候式分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331.
2
[法]让·鲍德里亚著.《消费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5
1
黄洁.
女殉道者的悲剧——试论《红处方》的审美价值[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7(3):74-78.
被引量:4
2
顾凤威.
由家庭伦理向社会伦理的跨越──毕淑敏作品的社会导向[J]
.当代文坛,1999(6):39-41.
被引量:1
3
陈纯洁.
开给人类心灵弱点的处方──评长篇小说《红处方》[J]
.小说评论,1999(2):67-72.
被引量:4
4
盛英.
毕淑敏小说与生命文化[J]
.小说评论,1998(5):46-50.
被引量:9
5
何镇邦.
直面社会 直面人生──简论毕淑敏的小说创作[J]
.当代作家评论,1997(1):82-87.
被引量:3
6
朱青.
对生命的达观态度——评毕淑敏的《生生不已》和《预约死亡》[J]
.小说评论,1995(3):40-45.
被引量:1
7
刘明银.
毕淑敏:在艺术之光的照耀下[J]
.当代作家评论,1994(4):83-87.
被引量:1
8
李益荪.
“新体验小说”之我见[J]
.当代文坛,1994(5):3-6.
被引量:1
9
刘乐群.
“死亡是一位透明的老师”——漫议毕淑敏小说中关于死亡的描写[J]
.当代文坛,1994(4):31-33.
被引量:3
10
熊元义.
“新体验小说”的审美特征[J]
.社会科学家,1996,11(2):92-9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张儒雅.
女性救赎之路及其困惑——从毕淑敏《女心理师》中的贺顿谈起[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3):43-45.
被引量:2
2
蒋华.
毕淑敏小说研究述评[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82-84.
被引量:4
3
陈颖.
女心理师的心理救赎——试论毕淑敏小说《女心理师》的创作心理和拯救情怀[J]
.电影评介,2011(4):88-9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陆诗意.
从毕淑敏《女心理师》浅谈自我救赎之路[J]
.汉字文化,2021(14):133-134.
被引量:1
2
丁丹丹.
萧红和毕淑敏女性意识之比较——以金枝和贺顿为例[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6):54-57.
被引量:1
3
张立群,王晓燕.
毕淑敏长篇小说的共性解读[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1(1):74-80.
被引量:1
4
罗子怡.
浅淡毕淑敏长篇小说的共性[J]
.青年时代,2015,0(22):27-27.
5
孙英.
“新体验小说”《预约死亡》中的人道主义解读[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5):58-59.
被引量:1
6
陈文芳,刘慧珍,刘海兰.
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归因分析及对策[J]
.中国报业,2012,0(08X):145-146.
被引量:2
7
杨同卫,郑林娟,封展旗.
中国传统文化之于临终关怀的态度——以毕淑敏作品《预约死亡》为样本[J]
.中国医学人文,2021,7(4):64-66.
被引量:3
8
杜奕.
论《女心理师》中的女性形象和艺术手法[J]
.青年文学家,2019(5):46-47.
1
小明.
辨图破案,测试你的“福尔摩斯”[J]
.少男少女,2010(23):30-31.
2
王珂.
“迷糊”的米虎[J]
.数学大王(超级脑力),2016(1):20-21.
3
戴佳宝.
当侦探的感觉真棒[J]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2009(3):26-26.
4
辞修.
蛛丝马迹的“马”是什么[J]
.当代小学生(低年级),2014(1):64-66.
5
姚曦.
侦探小说中的怪咖[J]
.时代青年(悦读),2016,0(8):72-72.
6
周海保.
从福尔摩斯想到新闻记者[J]
.军事记者,2005(7):56-56.
7
石门居士.
加德纳与他的律师推理[J]
.岁月(推理)(下半月),2011(4):139-140.
8
小燕子.
怎样阅读课外书[J]
.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2010(10):18-19.
9
梦语,王炜(摘).
福尔摩斯的古堡[J]
.出版参考(新阅读),2009(3):50-50.
10
树人,无.
爱伦坡,“侦探小说的鼻祖”[J]
.中学生(高中作文版),2009(7):131-131.
文艺争鸣
2007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