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价值观变革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着眼于财富的创造,而且着眼于人的本质力量的解放,即自由自觉的创造,这是今日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特点所在。而只有依据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点,实现价值观的变革和重建,才能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精神保障。
作者
马恩祥
机构地区
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0-91,共2页
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
价值观
创造
分类号
B82-0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张岱年著..张岱年全集 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482.
2
张宇.
市场经济与价值重建[J]
.中国社会科学,1994(3):18-21.
被引量:8
3
潘岳.中国要不惜一切代价地提前解决环境问[EB/OL].(2005-06-26)[2007-03-04].http://finance.news.tom.com/1001/1005/2005626-257178.html.
被引量:1
4
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87.
5
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st/2006 -01/09/content_4030855.htm,2006-01-09/2006-03-01.
被引量:6
6
郭有遹.创造心理学[M].台北:正中书局,1983: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2
1
董志凯.
市场经济发展与价值观念变化[J]
.社会学研究,1995(4):29-34.
被引量:2
2
刘仲林.
21世纪中国价值观重建[J]
.理论与现代化,2001(6):85-89.
3
吴孟超.
为医重在德 重德贵创新[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2):3-5.
被引量:36
4
毛玲.
与时俱进构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新平台[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25(4):155-157.
被引量:7
5
田嵩燕.
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变迁与重建[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5):97-101.
被引量:1
6
赵琴琴,汤富荣.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27(4):15-18.
被引量:14
7
何六生.
胡锦涛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6):73-77.
8
齐军.
从失范到规范:教师教学生活的社会学审视[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11):37-40.
被引量:1
9
马文艳,刘新欣.
论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意义[J]
.天津科技,2013,40(5):87-88.
10
金立畅.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解析[J]
.文教资料,2014(10):87-88.
同被引文献
5
1
付春.
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以统一战线作为研究视角[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7):60-64.
被引量:6
2
胡锦涛.
不断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
.新世纪领导者,2006(6):5-6.
被引量:3
3
桑杰.
用《江泽民文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学习《江泽民文选》的体会[J]
.青海人大,2006(5):5-6.
被引量:60
4
吉彦波.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统一战线思想比较研究[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3):76-79.
被引量:7
5
徐小明.
论当代中国统一战线的战略地位——兼论统一战线的社会整合功能[J]
.浙江社会科学,2007(5):203-206.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1
1
高惠珠,吴克昌,许怡.
继承、发展与创新——整合统一战线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18(2):70-72.
1
张松涛.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若干思考[J]
.理论动态,2007(17):13-20.
2
杜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创新人才价值实现的关系探讨[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3):110-113.
被引量:1
3
钟南山.
创新人才要有“五干”精神[J]
.新湘评论,2008(3):48-48.
被引量:2
4
柳洲,陈士俊.
两种文化与创新型国家建设[J]
.天津社会科学,2007(4):93-95.
被引量:2
5
谈新敏,房静.
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对创新精神的影响[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46-50.
被引量:7
6
郭友聪.
当代价值观冲突之探析[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2):163-166.
被引量:4
7
张松涛.
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关于新形势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若干思考[J]
.国际贸易,2007(7):8-11.
被引量:5
8
胡锦涛.
同心同德 振奋精神 锐意进取 扎实工作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J]
.新世纪领导者,2008(12):5-5.
9
王佐.
儒家文化与创新思维[J]
.科学决策,2008(4):40-42.
被引量:1
10
毛国庆.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与宗教工作的创新[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28-31.
道德与文明
200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