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柑桔急性型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 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椪柑夏梢及其叶片,叶片发病初期,从叶尖和叶缘开始失绿黄化,表现缺素症状,接着从黄化的叶尖附近出现开水烫伤状病斑,迅速向下扩展, 呈淡青色或暗褐色,病斑边缘似波纹状,病组织枯死后,多呈“V”字形,潮湿条件下,病斑正面散生肉红色小点。随着病斑的扩大,颜色变褐加深,叶片从翼叶处快速脱落。枝条由上而下失水、失绿、变褐、干枯。
作者
姚宝芬
李红梅
机构地区
宾川县园艺站
宾川县金牛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07年第4期53-53,共1页
Yunn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综合防治技术
炭疽病
急性型
柑桔
发病症状
缺素症状
潮湿条件
病斑
分类号
S436.6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41
1
谢玉明,张秋明.
冻后柑桔树脂病和炭疽病的防治[J]
.湖南农业,2008(6).
被引量:4
2
李华.
赤水市柑桔炭疽病和煤污病的发生与防治[J]
.植物医生,2005,18(5):18-19.
被引量:4
3
刘干生,夏辉源,刘春初,周剑波.
柑桔果实炭疽病的危害与防治[J]
.中国南方果树,2005,34(5):19-19.
被引量:9
4
赵兴喜,崔鸣,王显安,徐家彦,金燕.
陕南柑桔炭疽病发生与防治[J]
.陕西农业科学,2007,53(4):164-164.
被引量:3
5
郭宝泉.
柑桔苗期炭疽病的防治技术[J]
.现代园艺,2007,30(7):30-30.
被引量:1
6
彭埃天,宋晓兵,陈玉托.2007年春季贡柑突发急性炭疽病探因[N].南方农村报(柑桔特刊),2007:43.
被引量:2
7
彭埃天 唐小浪 李健强 等.德庆贡柑炭疽病暴发原因及防控对策.广东园艺,2008,(3):40-42.
被引量:1
8
彭埃天,唐小浪,李健强,等.德庆贡柑炭疽病再度暴发探因及其防控策略[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90-193.
被引量:2
9
舒广平.柑桔炭疽病研究.中国南方果树,1983,(2):10-12.
被引量:2
10
Agositni,J.P.,Timmer,L.W.and Mitchell,D.J.Morph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rains of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from citrus[J].Phytopathology,1992,82:1377-138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6
1
彭埃天,陈玉托,宋晓兵,姚燕球,吴泳梅.
德庆贡柑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初探[J]
.广东农业科学,2008,35(2):58-60.
被引量:21
2
彭埃天,谭耀华,吴泳梅,宋晓兵,陈玉托,李荣俭,陈志强.
几种新杀菌剂对柑桔炭疽病的防治效果[J]
.广东农业科学,2008,35(11):62-64.
被引量:14
3
胡殿明.
柑橘炭疽病研究现状与展望[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31(3):87-90.
被引量:4
4
姜于兰,周小燕.
不同杀菌剂对柑橘炭疽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
.贵州农业科学,2010,38(8):94-95.
被引量:10
5
谭萍,侯小莉,姜于兰.
不同培养基对柑橘炭疽病和脚腐病菌产孢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3):119-120.
被引量:1
6
熊宇,向妙莲,陈明,陈金印.
10种杀菌剂对柑桔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
.中国南方果树,2014,43(1):44-4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7
1
张斌,梅秀凤,黄峰,王明爽,王洪凯,李红叶.
中国柑橘黑腐病和褐斑病病原菌的系统发育分析[J]
.植物病理学报,2020,50(1):10-19.
被引量:16
2
彭埃天,谭耀华,吴泳梅,宋晓兵,陈玉托,李荣俭,陈志强.
几种新杀菌剂对柑桔炭疽病的防治效果[J]
.广东农业科学,2008,35(11):62-64.
被引量:14
3
宋晓兵,彭埃天,何锦洪,谭耀华,姚燕球,李荣俭,李健强.
20%苯醚甲环唑水乳剂防治柑桔炭疽病药效试验[J]
.广东农业科学,2009,36(6):101-103.
被引量:9
4
凌金锋,彭埃天,宋晓兵,陈霞.
17种杀菌剂对贡柑炭疽病菌的生物活性测定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72-76.
被引量:15
5
陈金爱,刘文,肖承楷,黄春源,梁红.
水杨酸诱导猕猴桃抗炭疽病研究初报[J]
.中国南方果树,2010,39(2):58-59.
被引量:3
6
胡秀荣,鹿连明,蒲占湑,黄振东,陈国庆.
7种杀菌剂对柑橘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1):272-275.
被引量:45
7
胡殿明.
柑橘炭疽病研究现状与展望[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31(3):87-90.
被引量:4
8
蔡吉苗,李超萍,时涛,林春花,黄贵修.
Study on Pathogeny Identification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thracnose in Cassava[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11(3):129-134.
被引量:6
9
王震,杨媚,杨迎青,彭正凯,周而勋.
广东省柑橘炭疽病病原菌的形态与分子鉴定[J]
.菌物学报,2010,29(4):488-493.
被引量:34
10
姜于兰,周小燕.
不同杀菌剂对柑橘炭疽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
.贵州农业科学,2010,38(8):94-95.
被引量:10
1
郎华钢.
枇杷急性型灰斑病的防治[J]
.中国果业信息,2005,22(4X):60-60.
2
郑庆伟.
福建省植保站要求做好中稻破口期防瘟保穗工作[J]
.农药市场信息,2015,0(21):63-63.
3
任自中,马秀英.
当前注意防治稻瘟病[J]
.农家参谋,2016,0(6):40-40.
4
毛羽.
水稻稻瘟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J]
.养殖技术顾问,2011(8):249-249.
被引量:2
5
于丹.
江苏省局部地区苗稻瘟重发[J]
.农药市场信息,2015,0(17):62-62.
6
赵绍文,邵锦贤,黄清楷,林春元,潘贤业.
1年生肉桂容器苗的培育技术[J]
.经济林研究,1996,14(A00):124-128.
被引量:1
7
林华良,余如土,解劲.
枇杷花穗灰斑病的防治[J]
.浙江柑橘,2006,23(1):40-40.
8
钱帮友,孙方胜.
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J]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5):190-190.
被引量:5
9
李淑敏.
水稻常见病虫害发病规律及措施[J]
.农民致富之友,2016(7):148-148.
10
吕惠序.
急性型猪瘟的病理解剧图片[J]
.今日畜牧兽医,2013,29(7).
云南农业科技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