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信息哲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经历了一场新的信息科技革命,且这场革命还远没有结束的迹象。信息科技革命,正在不断地改变我们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与此相对应,信息哲学的研究也成为学界的热点。本文拟就信息的定义、信息的社会化、信息哲学与可持续发展等三方面展开,对中外学者且主要是对我国学者以往的研究成果作一个简略的回顾与述评。
作者
高剑平
机构地区
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89,共6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关键词
信息
信息哲学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B0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9
参考文献
18
1
N·维纳著,郝季仁译.《控制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62-63,63页.
被引量:1
2
N·维纳.《人有人的用处》,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9页.
被引量:1
3
C.E.Shannon.《通信的数学理论》,《信息论理论基础》,上海:上海市科学技术编译馆,1965年,第8,7,8页.
被引量:1
4
沙莲香主编..传播学 以人为主体的图象世界之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334.
5
胡继武编著..信息科学与信息产业[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287.
6
丹尼尔·贝尔.《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被引量:1
7
松田米津.《 作为后工业社会的信息社会》,纽约:华盛顿出版社,1981年,第59页.
被引量:1
8
黎鸣.
论信息[J]
.中国社会科学,1984(4):13-26.
被引量:23
9
黎鸣.《力的哲学和信息的哲学》[J].百科知识,1984,(11).
被引量:2
10
邬焜.《哲学信息学导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9
1
沈骊天.
宇宙的辩证发展决不会终结——与郝宁湘先生商榷[J]
.中国社会科学,1997(5):182-186.
被引量:1
2
罗嘉昌.
当代哲学中的物质观[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5,7(5):4-16.
被引量:2
3
沈骊天.
微弱的有序与强大的无序——论当代辩证发展观与机械论演化观的根本分歧[J]
.中国社会科学,1995(5):97-107.
被引量:16
4
沈骊天.
生命信息与信息生命观[J]
.系统科学学报,1998,12(4):71-73.
被引量:19
5
[比]尼科里斯(Nicolis,G·),[比]普利高津(Prigogine,I·) 著,罗久里,陈奎宁.探索复杂性[M]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
被引量:1
6
王竹溪.热力学简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
被引量:1
7
沈骊天.
黑洞内部过程和宇宙大循环[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2(1):15-17.
被引量:3
8
沈骊天.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广义生态伦理[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18(5):11-14.
被引量:7
9
沈骊天.
特权发生演化理论初探[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88,25(2):171-175.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53
1
梁振南.
和谐蕴涵的现代阐释——兼论和谐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J]
.学术论坛,2008,31(2):7-10.
被引量:2
2
沈骊天.
论运动不灭原理[J]
.青海社会科学,1999(6):61-65.
3
郝宁湘.
论再造有序之代价——与沈骊天先生谈热寂[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8,35(2):22-27.
被引量:1
4
沈骊天.
无法回避的挑战与新世纪科学革命——与郝宁湘先生共同研讨[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8,35(2):28-33.
5
沈骊天.
论再造有序之源[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6,33(4):70-75.
被引量:2
6
李立本.
和谐系统的规律、性质及意义[J]
.系统科学学报,1998,12(4):16-19.
7
沈骊天.
向辩证发展观的复归——信息进化论概述[J]
.系统科学学报,1997,11(4):30-33.
8
彭富国.
物质结构层次穷尽性问题研究[J]
.湖湘论坛,1996,9(2):20-23.
9
沈骊天,魏云芳.
后现代哲学的挑战与系统哲学的回应[J]
.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12(3):8-12.
被引量:5
10
张嘉军,张红战.
我国证据种类的反思与重构[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2):39-47.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51
1
颜佳华.
论行政哲学的功能[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2(6):119-121.
被引量:5
2
J.S.朱恩,孟凡民.
什么是行政哲学[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4):93-96.
被引量:8
3
李振纲.
网络时代的哲学与人文关怀[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30(5):84-85.
被引量:2
4
徐晓林,周立新.
数字治理在城市政府善治中的体系构建[J]
.管理世界,2004,20(11):140-141.
被引量:100
5
沈骊天.
热寂与发展──跨世纪的论战[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10(11):38-43.
被引量:6
6
李宏伟.
技术的价值观[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5):13-17.
被引量:17
7
陶文昭.
信息时代的民主参与[J]
.社会科学研究,2006(2):52-56.
被引量:14
8
杨晓宏.
弗雷奇的易读性和人情味公式与网络新闻制作[J]
.新闻界,2006(4):96-96.
被引量:2
9
陈兆利.
论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J]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3):112-113.
被引量:7
10
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4
1
万锋锋.
科技创新、知识经济与社会发展[J]
.学术论坛,2008,31(12):131-134.
被引量:1
2
刘爽,孟珊,陈昊.
数学方法在传播学领域中的影响和作用[J]
.考试周刊,2009(29):77-78.
被引量:1
3
杨国栋,齐季.
融会当代信息技术观的行政哲学建构[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3):93-99.
被引量:1
4
杨国栋.
数字政府治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
.长白学刊,2018(6):73-79.
被引量:36
二级引证文献
39
1
于君博,戴鹏飞.
打开中国地方政府的数字治理能力“黑箱”——一个比较案例分析[J]
.中国行政管理,2021(1):36-41.
被引量:37
2
王雨.
数字政府治理的内在逻辑与整体性策略[J]
.党政干部学刊,2023(2):59-65.
被引量:4
3
宋哲.
用好大数据是浙江抗疫经验的关键[J]
.公共管理评论,2020,2(1):155-161.
被引量:10
4
李秀莲.
科技革命与中国社会转型[J]
.发展,2016(6):61-63.
5
刘银喜,赵淼,赵子昕.
政府数据治理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
.电子政务,2019,0(10):81-88.
被引量:30
6
王伟玲.
加快实施数字政府战略: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J]
.电子政务,2019,0(12):86-94.
被引量:162
7
杨海珍,张晓峰.
数学与传播学的渊源探讨[J]
.传播力研究,2019,3(34):11-11.
8
王彬,刘磊鑫.
新冠疫情防控下的数字治理实践[J]
.青海科技,2020,27(2):15-17.
被引量:1
9
蒋敏娟,黄璜.
数字政府:概念界说、价值蕴含与治理框架——基于西方国家的文献与经验[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3):175-182.
被引量:68
10
曲延春.
数字政府建设中信息孤岛的成因及其治理[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5(2):125-132.
被引量:32
1
叶胜红.
历史唯物主义与虚无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以“现实的个人”与“唯一者”为例[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6(1):46-50.
2
管晓刚,赵丹.
马克思技术实践哲学思想精要[J]
.理论探索,2012(5):43-46.
被引量:4
3
包国庆.
21世纪高等教育的哲学前瞻[J]
.高等理科教育,2000(1):16-23.
被引量:3
4
王强强,祝铭山.
对遗忘说“Bye-bye”[J]
.大众心理学,2014,0(11):25-26.
被引量:1
5
尹保云.
人文底蕴与学术创新的关系[J]
.教育科学文摘,2008,27(4):57-59.
被引量:1
6
李智红.
人生不过是一杯茶[J]
.中国道路运输,2002(11):54-54.
7
王晓朝.
现代社会与宗教发展的趋势[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5):63-75.
被引量:10
8
余巾英.
论墨子的“节用”思想[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6(6):26-29.
被引量:4
9
高曦.
老庄抱朴守真思想的心理调适意义探析[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10(3):17-18.
广东社会科学
200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