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清之后,文人更多关注生计问题,反应在绘画上就是文人画家开始职业化。宋元以来,文人学道之余以画为寄、自写心胸的文人创作传统如何与职业化、商业化的创作相互协调,"为我"的创作如何与"为他"的创作要求避免冲突?这成为文人画家内心的一种紧张,推动着文人绘画的变化,并对宋元以来日益成熟的绘画比德观产生了双重的影响,使其向两端分化,一是紧张的放弃,一是紧张的激化。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8-121,共4页
Hundred Schools In Arts
基金
"985工程""科技伦理与艺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