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组诗文体特征与表达功能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组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诗歌表现形式,以其内容的包容性、结构的系统性及抒情的独特性,深受历代文人喜爱。组诗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连章、联句、同题共作最为突出。组诗的"组合"不是随意拼凑,而是诗人心灵的"聚合"。"聚合"的线索或是叙事的进程,或是景物的转换,或是心路的历程等。无论是叙事、写景或抒情,组诗都能起到单体诗歌无法起到的作用。
作者
李正春
机构地区
苏州科技学院中文系
出处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0-153,共4页
Academic Exchange
关键词
组诗
连章
联句
同题共作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564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9
1
吴讷.文章辨体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被引量:62
2
朱东润著..杜甫叙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01.
3
钱钟书著..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400.
4
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7.
被引量:8
5
陈贻焮.增订注释全唐诗(一)[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482.
被引量:1
6
周裕锴著..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29.
7
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4..
被引量:24
8
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被引量:468
9
姚思廉.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7:353.
被引量:2
10
赵翼.瓯北诗话.清诗话续编(卷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2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64
1
秦丙坤.
论《诗品》中的借言批评法[J]
.社会科学研究,2004(4):141-143.
被引量:1
2
周兆望,蔡定益.
魏晋南朝慈善事业初探[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5(4):84-89.
被引量:5
3
王发国.
周振甫《诗品译注》同评共估(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6):117-124.
4
陶新华.
论魏晋南朝地方政权的军事化[J]
.史学月刊,2002(4):35-43.
被引量:5
5
吴正岚.
六朝门阀制度对江东士族儒学的影响[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41(6):89-97.
被引量:3
6
许永璋.
朱应、康泰南海诸国之行考论[J]
.史学月刊,2004(12):25-30.
被引量:2
7
田汉云,刘瑾辉.
论汪中的骈文与散文[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8(6):23-29.
被引量:2
8
胡克森.
九品中正制度再评价[J]
.贵州社会科学,2005(1):128-132.
被引量:5
9
郭英德.
由行为方式向文本方式的变迁——论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的生成方式[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1):90-95.
被引量:15
10
林大志.
梁武帝代齐之前仕历考[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1):134-137.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9
1
樊维纲.
徐增和他和《说唐诗》[J]
.中国文学研究,1989(2):27-32.
被引量:2
2
蒋寅.
祖饯诗会上的明星──郎士元[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7(1):99-105.
被引量:6
3
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71.
被引量:38
4
葛晓音.八代诗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7.
被引量:26
5
黄展人.文学理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35.
被引量:2
6
(清)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61.312.
被引量:1
7
陆林.
徐增与金圣叹交游新考[J]
.文史哲,2016(4):108-122.
被引量:3
8
李瑄.
袁宏道诗学史意义的再检视[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62-71.
被引量:6
9
左东岭.
明代诗歌的总体格局与审美风格的演变[J]
.中国诗歌研究,2007(1):30-4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胡小优.
陶渊明组诗审美意蕴探析[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3):17-20.
被引量:1
2
冯莉.
徐增《怀感诗》与明末清初文坛生态[J]
.北方论丛,2016(6):55-58.
被引量:1
3
李一洁.
师古与师心:袁宏道送别诗研究[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6(3):47-5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强.
主题与拓展:2008年以来陶渊明田园诗研究述评[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2):21-24.
2
冯莉.
徐增研究评述[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10(6):155-160.
1
赵承中.
奇崛雄深 顿挫淋漓──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赏析[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7,8(1):19-22.
被引量:1
2
陈秋邑.
曹丕和曹植同题共作赋的比较[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4,33(5):1-7.
3
黄政致,梁启,冯德根,余少欢,吴小兰.
粤曲新作一辑[J]
.南国红豆,2010(2):63-64.
被引量:1
4
巩本栋.
关于唱和诗词研究的几个问题[J]
.江海学刊,2006(3):161-170.
被引量:27
5
魏耕原.
杜甫组诗论[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3):16-24.
6
朱秀敏.
由建安赋序的创作方式看当时的文学观念[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1):59-62.
7
陈恩维.
创作、批评与传播——论建安同题共作的三重功能[J]
.中国文学研究,2004(4):39-43.
被引量:1
8
肖华.
郭小川与马雅可夫斯基诗歌“公共性”之比较[J]
.皖西学院学报,2014,30(3):88-92.
被引量:1
9
杨华.
“白色花参”之歌——阿垅《无题(二)》解读[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09(12):30-31.
10
乔树宗.
试探联章体诗词的结构特征[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5(2):47-50.
学术交流
2007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