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语》故训疑误举例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汉代以来,解释《论语》的文献非常多,其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错误。本文指出了《论语》故训中存在的一些疑误,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并从语言(包括词语、语法、篇章、版本文字等)、思想、心理等不同的层面出发,试图整理和归纳一些特点,以期对《论语》的解读,对训诂学,都能有所裨益。
作者
徐刚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文献研究中心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7-126,共10页
Confucius Studies
关键词
论语
训诂学
语言层面
思想层面
心理层面
分类号
B2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7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定州汉墓竹简论语》,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第70页.
被引量:2
2
程树德..新编诸子集成 第1辑 论语集释 1-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734.
3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95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90页.
被引量:1
4
.《郭店楚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74页.
被引量:33
5
.《左传·桓公二年》[M].,..
被引量:22
6
.《礼记·檀弓》[M].,..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67
1
彭林.
始者近情 终者近义——子思学派对礼的理论诠释[J]
.中国史研究,2001(3):3-14.
被引量:11
2
丁四新.
论《性自命出》与思孟学派的关系[J]
.中国哲学史,2000(4):28-35.
被引量:3
3
王振复.
郭店楚简《老子》的美学意义——老子美学再认识[J]
.学术月刊,2001,33(11):51-58.
被引量:1
4
欧阳祯人.
从“反古复始”到“反善复始”[J]
.江汉考古,2002(1):73-78.
5
姚小鸥.
《诗经·关雎》篇与《关雎序》[J]
.文艺研究,2001(6):81-87.
被引量:10
6
韩同兰.
郭店楚简《老子》新札[J]
.古汉语研究,2002(2):50-51.
7
席盘林.
论子思的臣道思想[J]
.孔子研究,2001(1):64-73.
被引量:2
8
陆建华.
郭店儒简之礼学——兼与孔子礼学比较[J]
.哲学研究,2005(4):53-55.
被引量:2
9
彭亚非.
原“文”——论“文”之初始义及元涵义[J]
.文学评论,2005(4):75-82.
被引量:3
10
王文东.
清代的文化政策与礼仪伦理建设[J]
.满族研究,2005(3):52-60.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33
1
任一真.
整理古籍,还请谨慎从事——读《论语新校释》[J]
.博览群书,2007(4):48-52.
被引量:1
2
陈克炯.
试论先秦汉语补语与动词的类──兼谈“动补句”的句法句型特点[J]
.语言研究,1997(2):49-59.
被引量:3
3
宋钢.
《论语》疑义举例[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2):107-114.
被引量:2
4
王广瑞.
《论语》“不以其道得之”辨析[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0(3):145-147.
被引量:1
5
陆德明.《经典释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0页.
被引量:16
6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427,3064页.
被引量:8
7
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被引量:5
8
孟子注疏[A].赵岐注.孙爽疏.十三经注疏本[C].北京:中华书局,1980.
被引量:3
9
何晏集解,邢爵疏.论语注疏[A].十三经注疏[C].北京:中华书局,1980.
被引量:2
10
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年版..
被引量:170
引证文献
2
1
张诒三.
《论语》训解释疑两则[J]
.孔子研究,2010(2):37-40.
被引量:1
2
孙尊章,徐凌.
“不以其道得之”再探[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3,32(5):48-52.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孙尊章,徐凌.
“不以其道得之”再探[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3,32(5):48-52.
1
张莹,常田.
思想实验与逻辑分析:哲学的核心——以盖提尔思想实验为例[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6,34(1):56-59.
2
乔立智.
《五灯会元》点校疑误举例[J]
.宗教学研究,2012(1):139-142.
3
吴学满.
论戴震从考据学对义理之学的回归[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286-288.
被引量:1
4
黄斌.
哲学基本问题的逻辑分析[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4):88-93.
5
王前山.
“相忘于道术”新论[J]
.华夏文化,1998,0(4):13-14.
6
崔海东.
杨伯峻《论语译注》句读商榷[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3):25-28.
7
崔海东.
杨伯峻《论语译注》义理商榷[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4,32(1):55-59.
被引量:1
8
王世光.
由故训以明理义——戴震哲学方法论思想的新阐释[J]
.江海学刊,2001(4):111-116.
被引量:1
9
殷筱,苏真子.
心在什么意义上同一于身——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心身同一论的演进[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104-110.
10
倪梁康.
从现象学角度看佛教因明中的遮诠问题[J]
.逻辑学研究,2008,1(1):103-119.
被引量:1
孔子研究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