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概括为转移理论和转化理论。转移理论包括植入性和浸入性,植入性指经血逆流种植,即Sampson学说;浸入性系内膜细胞经血流及淋巴运送。转化理论是指体腔上皮或间皮化生,通常在“原位”。目前Sampson的“种植学说”被广泛接受。据研究推测,盆腔内异症的发生应有五个关键步骤:内膜细胞黏附到腹膜表面并浸入腹膜间皮细胞层;种植灶部位炎症细胞募集;病灶周围颏生血管生成;内膜细胞增殖及异位病灶形成。
作者
李宝菊
机构地区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
出处
《丹东医药》
2007年第4期1-3,共3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发病机制
腹膜间皮细胞
种植学说
病灶形成
经血逆流
内膜细胞
细胞黏附
分类号
R711.71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6
1
Chabbert BN,Meduri G,Bouchard P,et al.Selective progesterone receptor modulators and progesterone antagonists:mechanisms of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J].Hum Reprod Update,2005,11 (3):293-307.
被引量:1
2
林琬君,高桂芹,李宝森.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与异位内膜微血管密度的检测及意义[J]
.天津医药,2008,36(3):173-175.
被引量:3
3
王凤,张怡.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2):112-115.
被引量:13
4
郑茜,郑飞云,何秋香.
FHIT和PCNA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J]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4):350-353.
被引量:8
5
罗春明.
子宫内膜异位症240例临床分析[J]
.四川医学,2009,30(7):1114-1115.
被引量:8
6
王淑霞,刘雁.
浅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J]
.中外医学研究,2009,7(8):58-5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陈瑾,黄守国,吴清萍,陈芳.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其机制探讨[J]
.山东医药,2011,51(14):81-82.
被引量:22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李玉华.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清糖链抗原125、人附睾蛋白4、糖链抗原199、炎性因子的影响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4):87-88.
被引量:11
2
汪秀芹,申翠苹,邢海燕,张引民.
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15):67-69.
被引量:16
3
沈玲女,干建慧.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对血清糖类抗原125水平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4):587-588.
被引量:4
4
陈菊,兰鹰.
长期服用米非司酮致子宫内膜息肉11例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9):15-15.
被引量:4
5
田秀华.
桂枝茯苓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7):2611-2613.
被引量:2
6
王立英,王立平.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J]
.陕西中医,2013,34(7):774-775.
被引量:21
7
董潇楠.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24-26.
被引量:16
8
龚文珍,林彩菊,张双有.
两种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对比[J]
.临床医学工程,2014,21(4):479-480.
被引量:9
9
徐漾漾,梁惠霞.
散结镇痛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4,23(10):599-601.
被引量:12
10
程大梅.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行性观察(附72例报告)[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29(1):43-45.
被引量:2
1
李央,林金芳.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理研究进展[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1):55-57.
被引量:36
2
陈静.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机制研究进展[J]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9):124-125.
3
李新.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3):70-75.
被引量:11
4
黄雪梅.
观察妈富隆、妇康片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比较[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9):153-154.
被引量:5
5
王春凤.
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J]
.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10):454-454.
被引量:3
6
杨子琦,徐从珍,杨亚男.
妇产科手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198例[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3(6):55-56.
被引量:1
7
王敬林.
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4):504-505.
被引量:5
8
程良伟.
输卵管阻塞的中医治疗[J]
.中国性科学,2005,14(11):32-34.
被引量:2
9
李庆云,王霞灵,黄镇乐.
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6):68-69.
被引量:15
10
成玉华.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5):166-167.
被引量:7
丹东医药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