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虚拟物和虚拟物交易的法律属性研究——以“第二次生命”游戏为例 被引量: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以美国“第二次游戏”为例,探讨了网络游戏产业中的虚拟物和虚拟物交易的法律属性和法律定位。“第二次生命”网络游戏服务商通过服务合同承认玩家对虚拟物的知识产权,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游戏服务商承认玩家对虚拟物的知识产权,对网络游戏虚拟物的知识产权之自动放弃,是解决虚拟物知识产权保护的两难困境的一个出路。如果网络游戏服务商要承认玩家对虚拟物的知识产权,应该设计好服务合同的相关条款。但是,即使如此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承认了玩家拥有知识产权之后,游戏服务商对虚拟物拥有什么权利、虚拟物的交易如何定性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最后进一步分析了这两个问题的法律属性。
作者 吕炳斌
出处 《科技与法律》 2007年第1期58-62,77,共6页 Science Technology and La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3

  • 1参阅有关新闻报道,如“聚焦国内虚拟财产第一案虚拟财产如何保护”,http://www.chinabyte.com/busnews/216454257090494464/20040219/1769548.shtml. 被引量:1
  • 2《美国宪法》:第1奈,第8款,第8项,(article I,section 8,clause 8 of the US Constitution). 被引量:1
  • 3中国《著作权法》:第1条. 被引量:1
  • 417 U.S.C. 102 (1994). 被引量:1
  • 5See Micro Star v. FormGen Inc., 154 F.3d 1107,1109, 1114 (9th Cir. 1998). 被引量:1
  • 6Apple Computer, Inc. v. Franklin ComputerCorp., 714 F.2d 1240, 1249 (3d Cir. 1983). 被引量:1
  • 7Molly Stephens Sales of In-Game Assets: An Illustration of the Continuing Failure of Intelectual Property Law to Protect Digital-Content Creators80 Tex. L. Pev.1513, 15250 被引量:1
  • 8Micro Star v. FormGen Inc. 154 F.3d 1107 (9th Cir.1998). 被引量:1
  • 9Lewis Galoob Toys, Inc. v. Nintendo of America,Inc. 964 F.2d 965 (9th Cir. 1992). 被引量:1
  • 10Second Life Allows Players to Retain In-Game IP, http://research.yale.edu/lawmeme/modules.php?name =News&file =article&rid =127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8

同被引文献36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