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感情的型”看李长之的传记批评 被引量:4

The Biographical Criticism of Li Chang-zhi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李长之的批评实践中,传记批评分量最重、最具影响。李长之的传记批评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美学追求,他以“感情的型”为文艺创作的最高标准,通过“感情的型”沟通作家人格和作品风格,进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李长之传记批评中蕴含的审美教育理念,是在中国儒家哲学和德国浪漫主义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 The biographical criticism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Li Chang-zhi' s literary criticism. Li Ch'ang-zhi' s biographical criticism has its personal style and aesthetical ideal. He took "the scheme of sentiment" as the highest standard of literary creation, connecting the personalities of writers and the styles of works by "the scheme of sentiment". Aesthetical education was the purpose of his biographical criticism.
作者 祝宇红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3-96,共4页 Qilu Journal
关键词 李长之 传记批评 感情的型 审美教育 Li Chang-zhi biographical criticism the scheme of sentiment aesthetical educ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李长之著..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435.
  • 2李长之.论研究中国文学者之路.现代,1934,(3). 被引量:1
  • 3温儒敏著..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36.
  • 4李长之.鲁迅批判[M].上海:北新书局,1936. 被引量:2
  • 5李长之.我对于文艺批评的要求和主张.现代,1933,(4). 被引量:2
  • 6李长之著..德国的古典精神[M],1943:207.
  • 7李长之.语言之直观性与文艺创作.时与潮文艺,(1). 被引量:1
  • 8李长之著..迎中国的文艺复兴[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44:138.
  • 9李长之.孔子与屈原[A].部元宝,李书.李长之批评文集[C].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256—28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7

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