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防治荒漠化评述:1977—199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11
-
1匡志盈.全球防治荒漠化情况综述[J].世界农业,2006(10):8-10. 被引量:4
-
2王贤 周金星 等.土地荒漠化的社会经济根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1). 被引量:2
-
3慈龙骏.世界防治荒漠化新进展[A]..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被引量:4
-
4卢琦,周士威.全球防治荒漠化进程及其未来走向[J].世界林业研究,1997,10(3):35-44. 被引量:22
-
5卢琦,杨有林.全球沙尘暴警示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2-4. 被引量:3
-
6李继光,金兰淑,林国林,等.浅谈世界各国治沙研究进展及我国可借鉴之处[C].首届中青年高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 被引量:1
-
7佚名.赴澳大利亚参加Landcare会议及治沙考察报告[R].//曲桂林,金普春.林业国际交流报告选编(2003-2004).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
8Langford-Smith T.对澳大利亚沙漠的新展望[J].Australian geographer,1983(5). 被引量:1
-
9范铭义.澳大利亚荒漠化防治政策与措施[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3):91-93. 被引量:2
-
10王礼先,周金星.关于荒漠化、沙漠化、风沙化和沙化的概念[J].科技术语研究,2000,2(4):23-23.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8
-
1祁有祥,赵廷宁.我国防沙治沙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S1):51-58. 被引量:28
-
2杜明芸,臧德奎,郭先锋.园林专业园林树木学实验、实习课的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室科学,2008,11(4):38-39. 被引量:12
-
3王瑞君,陈正华,王百田,王宁,何经纬.生物质结皮制剂在民勤流动沙区恢复植被的作用[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9):140-147. 被引量:9
-
4包岩峰,杨柳,龙超,孔哲,彭鹏,肖军,姜丽娜,卢琦.中国防沙治沙6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8,16(2):144-150. 被引量:32
-
5韩雪莹,王涛,杨文斌,贾光普,刘静,杨宇.中国沙障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的图谱量化分析[J].中国沙漠,2021,41(2):153-163. 被引量:15
-
6辛竹琳,欧阳峥峥,林巧,何微,王晓梅,杨小薇,孔令博.澳大利亚农业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及对中国的启示[J].农业展望,2022,18(6):30-34. 被引量:1
-
7田美荣,田雨欣,杨伟超,冯朝阳,高吉喜,王世曦.不同规格芦苇沙障生态保护成效研究[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3,13(2):753-759. 被引量:3
-
8吴桓军,罗忠成.荒漠化防治中恢复生态的研究与展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0(11):818-818.
-
1疫情[J].饲料广角,2006(20):13-13.
-
2嘉澍.2006国际防治荒漠化年[J].上海集邮,2006(9):7-8.
-
3国际防治禽流感会议通过《雅加达宣言》[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7,28(3):22-22.
-
4刘春辉,刘生辉,朱玉珍.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与山西气候区划[J].山西气象,1996(4):18-19. 被引量:1
-
5陈建伟,张煜星.湿润指数与干操度关系的探讨[J].中国沙漠,1996,16(1):79-82. 被引量:53
-
6图形的介入:25年来国际防治艾滋病宣传海报展(1985-2010)[J].包装与设计,2010(6):26-37.
-
7禽流感信息需要全球共享[J].中国牧业通讯,2007(8):63-63.
-
8周欢水.荒漠化土地分类系统[J].西北华北林业调查规划,1995(2):44-48.
-
9卢琦,周士威.全球防治荒漠化进程及其未来走向[J].世界林业研究,1997,10(3):35-44. 被引量: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