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发展新趋向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新的时代思潮,引导着诸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在博物馆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境为博物馆扩充了观念与视野,引发了其功能的发展和延伸。本文分剐从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层面进行阐述,分析了博物馆的民俗文物抢救、田野调查、资料数据库的建设、动态民俗事项展示、民俗活动与社教等新趋向。同时,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论述了博物馆在促进遗产传承中应采取的"层次性"保护措施。
作者
关昕
机构地区
北京民俗博物馆资料研究室
出处
《博物馆研究》
2007年第3期40-45,共6页
Museum Research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博物馆新趋向
层次性保护
分类号
G26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62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8
参考文献
4
1
刘铁梁,赵丙祥,王杰文,岳永逸,刁统菊,王学文.
北京民俗文化普查方案(试行)·下[J]
.民俗研究,2004(3):152-177.
被引量:5
2
刘铁梁.
北京民俗文化普查方案(试行)·上[J]
.民俗研究,2004(2):145-152.
被引量:5
3
向云驹.
论"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概念与范畴[J]
.民间文化论坛,2004(3):69-73.
被引量:41
4
王文宝著..中国民俗研究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519.
共引文献
48
1
巴浩冉.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J]
.满族研究,2023(3):112-116.
2
李涵,韦英东,许佳琪,高亚超.
论“网媒平台+多模非遗进校园”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J]
.传媒论坛,2020,0(2):20-20.
被引量:2
3
刘金萍,贾鸿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综述[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S1):170-172.
被引量:15
4
陈淑娟.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探究[J]
.黑龙江史志,2014(1).
被引量:2
5
李耀宗.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界定与分类[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3):50-52.
被引量:6
6
杨海峰 ,张国松 .
浅谈第二轮修志如何记述民俗内容[J]
.中国地方志,2005(7):12-15.
被引量:1
7
岳永逸.
民俗学视野下的人文奥运[J]
.民俗研究,2005(2):29-40.
8
时吉光,喻学才.
我国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J]
.长沙大学学报,2006,20(1):9-11.
被引量:50
9
彭建康.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5(6):7-10.
被引量:11
10
张春丽,李星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研究述论[J]
.中华文化论坛,2007(2):137-140.
被引量:51
同被引文献
62
1
吴伟峰.
基于博物馆平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以壮锦为例[J]
.国际博物馆,2019(1):108-114.
被引量:2
2
马红.
壮锦艺术的审美及其保护与开发[J]
.美术大观,2007(7):122-123.
被引量:5
3
谭启术.
政府该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J]
.学习月刊,2007(13):27-28.
被引量:19
4
陈玲,凌振荣.
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9(4):40-43.
被引量:5
5
马建军.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7(1):11-15.
被引量:8
6
陈军科.
博物馆文化形态的新理念——全球化形势下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哲学思考[J]
.中国博物馆,2004(2):7-12.
被引量:26
7
邢照华.
谈博物馆在促进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意义[J]
.文物工作,2004(7):36-38.
被引量:1
8
费孝通.
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
.学术研究,2003(7):5-9.
被引量:407
9
陈燮君.
博物馆与无形文化遗产保护[J]
.中国博物馆,2002(4):16-19.
被引量:10
10
李荣启.
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保护[J]
.广西民族研究,2006(2):193-197.
被引量:35
引证文献
10
1
贺剑武,高艳玲.
民族地区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式保护研究——以广西壮锦为例[J]
.青海民族研究,2010,21(3):147-151.
被引量:22
2
徐文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分析[J]
.世纪桥,2010(23):127-128.
被引量:7
3
田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化展示——以深圳博物馆《深圳民俗文化》展为例[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6):78-79.
被引量:4
4
马嘉忆.
浅谈博物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资源数据库的建设[J]
.赤子,2013(23):53-53.
5
马宁,马小燕.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尼洋阁”模式之反思[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6):113-120.
被引量:2
6
王志芳.
浅析博物馆社会教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21):45-45.
被引量:1
7
李海梅.
非遗传承与保护:当下博物馆建设的一个重要面向[J]
.博物馆研究,2016,0(1):30-36.
被引量:4
8
宾妮.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文化旅游视野下的分析[J]
.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3(1):109-110.
被引量:2
9
吕佳.
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初探[J]
.今古文创,2021(47):109-110.
被引量:4
10
闫淏铭.
论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关系[J]
.青春岁月,2013(24):440-44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8
1
褚兴彪,吕金亚.
壮锦织机织造技艺演进研究[J]
.装饰,2021(9):107-111.
被引量:5
2
翟建萍.
博物馆的非遗传承实践研究——以“农历二十四节气”为例[J]
.北京民俗论丛,2022(1):283-292.
3
沟睿.
对当代室内设计中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方式[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3):176-176.
被引量:1
4
戴军,刘志峰.
城市水库生态区景观规划与设计探讨——以安徽省全椒土桥水库生态规划区为例[J]
.华中建筑,2011,29(12):90-94.
被引量:3
5
王程.
江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产业化路径——以溱瞳会船为例[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4):48-50.
被引量:7
6
戴军,曹建丰,韩颖.
基于文化资源特色的城市形象经营研究——以安徽省涡阳县为例[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4):73-78.
被引量:3
7
滕志朋,刘开娥,陈贻琳.
非遗保护中政府角色和路径研究——以壮锦为例[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25(6):28-32.
被引量:1
8
董菁,王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深层思索——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22(12):119-121.
被引量:1
9
俞红艳,肖原,蔡凤莲,袁洪伟.
从滩头年画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J]
.文教资料,2013(34):58-59.
被引量:1
10
方旭红,张清清.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发展中的“生活化”利用[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38-44.
被引量:15
1
郝振省.
互联网思维下数字出版发展新趋向[J]
.出版发行研究,2014(4):5-8.
被引量:47
2
金俊,刘臻.
贴近民生,服务群众——浅析浙江电视民生服务节目的发展新趋向[J]
.新闻实践,2013(11):60-61.
3
杨子云.
从脱口秀到访谈秀——浅议访谈节目发展新趋向[J]
.当代电视,2011(2):28-29.
被引量:1
4
吕成英.
准确把握新时期文物工作方针[J]
.决策咨询(安徽),2003(10):66-66.
5
何振华.
四川震后文物抢救保护周年记[J]
.中国文化遗产,2009(2):8-11.
6
陈小龙.
都市报如何进行舆论监督——以三鹿奶粉事件中《京华时报》的报道为例[J]
.青年记者,2009(6Z):21-22.
7
陆东红.
台湾元霄节三大民俗[J]
.两岸关系,2009(3):71-71.
8
孙海燕.
关于档案文化建设的思考[J]
.兰台世界(上旬),2015(S3):26-27.
被引量:1
9
贾学松.
浅谈现代期刊社经营发展新趋向[J]
.出版发行研究,1994(B12):46-47.
10
张文,邓向阳.
版权贸易——国内电视节目发展新趋向[J]
.电影评介,2013(16):98-101.
被引量:2
博物馆研究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