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江汉平原是我国南方四大富饶平原之一,也是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该地区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状况堪忧。本文从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入手进行分析,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
作者
杨红
机构地区
湖北荆州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7年第9期74-75,共2页
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江汉平原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鄂教思政[2005]2号)课题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
江汉平原
农业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8
参考文献
3
1
陈银娥,胡卿卿.
湖北省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经营[J]
.理论月刊,2005(10):178-183.
被引量:3
2
何文玉.
实施保护性耕作,实现湖北农业可持续发展[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5):26-28.
被引量:1
3
张清慧.
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与对策[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2,19(2):16-17.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蔡运龙.
持续发展──人地系统优化的新思路[J]
.应用生态学报,1995,6(3):329-333.
被引量:29
2
李仁宝.中国农业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战略[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166-177.
被引量:1
3
荆州年鉴编辑委员会.2000荆州年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8-23.
被引量:1
4
由《湖北农业年鉴(2003)》第80页可知:2002年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1317.21亿元,占全省GDP的26.5%.
被引量:1
5
据《湖北农村统计年鉴(2004)》第1页数据(2003年全省农户总数997.85万户)得出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近400万户农户占全省农户的比重.
被引量:1
6
由各年的《湖北农村统计年鉴》和《湖北统计年鉴》可知1998-2003年湖北第一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48.2180、694.8032、684.1256、711.1838、734.2553、808.6362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0.2%、1.9%、2.5%、2.5%、2.8%、5.8%;由《2004年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知2004年湖北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20.09,比上年增长6.5%.计算得年均增长幅度3.0%.
被引量:1
7
由各年的《湖北统计年鉴》可知1998-2003年湖北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172.24、2217.08、2268.50、2352.16、2444.06、2566.76元;由《2004年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知2004年湖北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897元.计算得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幅度5.0%.
被引量:2
8
.《湖北农村统计年鉴(1998)》.,..
被引量:1
9
.《2004年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被引量:1
10
翁行德.关于湖北省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N].湖北日报,2001-02-2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
1
"城乡协调发展与构建和谐湖北研究"课题组,于文俊,赵举海,刘丹,黄开华,王建军,付明星,肖启庆.
湖北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原因和对策[J]
.湖北社会科学,2006(5):66-69.
被引量:2
2
闵亮,谭亮魁,王文凯.
湖北省烟粉虱的发生动态及防治研究进展[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2008,5(3):9-12.
被引量:1
3
熊明秀,聂亚珍.
湖北省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的发展路径探析[J]
.襄樊学院学报,2008,29(10):32-3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2
1
梁新强,田光明,李华,陈英旭,朱松.
天然降雨条件下水稻田氮磷径流流失特征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5,19(1):59-63.
被引量:110
2
石明奎,覃伟怡,文传浩.
珠江上游农业区域生态现状及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的可行性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1):58-63.
被引量:6
3
刘秉正,李光录,吴发启,赵晓光.
黄土高原南部土壤养分流失规律[J]
.水土保持学报,1995,9(2):77-86.
被引量:94
4
陈高潮,马友华,赵艳萍,胡宏祥,王强,刘晓莉.
农业生态系统安全性预警与预警系统的建立[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330-333.
被引量:15
5
李志强.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
.河南农业科学,2006,35(1):9-12.
被引量:37
6
王晓明,许玉,王秀珍,钱翌.
运用层次分析法的水质指标和环境保护措施研究[J]
.黑龙江水专学报,2005,32(4):130-133.
被引量:20
7
王海芹,万晓红.
农业面源污染的立体防控[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23(3):69-72.
被引量:13
8
刘长海,骆有庆,廉振民,陈宗礼.
陕北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63-4464.
被引量:8
9
黄宗楚,郑祥民,姚春霞.
上海旱地农田氮磷随地表径流流失研究[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19(1):6-10.
被引量:20
10
邹洪涛,杨宇,丁广财,虞娜.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808-1809.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6
1
杨芳,杨敏.
构建江汉平原农田生态安全系统预警的思考[J]
.现代农业科学,2008(10):95-96.
被引量:1
2
段小丽,张富林,张继铭,范先鹏,刘冬碧,熊桂云.
江汉平原棉田地表径流氮磷养分流失规律[J]
.水土保持学报,2012,26(2):49-53.
被引量:23
3
段小丽,范先鹏,张富林,甘小泽,王丽娜,吴茂前.
湖北省稻田地表径流氮磷养分流失规律初探[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3953-3957.
被引量:12
4
杜文举.
梨树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8):248-248.
5
刘圣欢,彭婵,董利民.
江汉平原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14,30(22):119-121.
被引量:6
6
陈防,张过师.
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4R”养分管理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3):245-250.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
58
1
栗玉鸿,李帅杰,张晓辉,李小风,姜勇,胡应均.
多因素确定海绵系统方案径流总量控制率的方法研究[J]
.给水排水,2020(S01):277-280.
被引量:3
2
陈裴裴,吴家森,郑小龙,姜培坤,吴建军.
不同施肥对雷竹林径流及渗漏水中氮形态流失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3,33(18):5599-5607.
被引量:10
3
谢真越,卓慕宁,李定强,廖义善,韦高玲.
不同施肥水平下菜地径流氮磷流失特征[J]
.生态环境学报,2013,22(8):1423-1427.
被引量:17
4
孙红亮,陈明智,盖国胜,杨玉芬,张仙梅,何振全.
富磷钾矿物有机肥与过磷酸钙在地表径流中磷的流失对比[J]
.热带生物学报,2013,4(3):242-245.
被引量:1
5
王萍,潘尔珣.
贵州山区缓坡地旱作耕地氮磷流失规律初探[J]
.农技服务,2014,31(2):83-85.
6
闫建梅,何丙辉,田太强.
不同施肥与耕作对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及氮素流失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20):4027-4035.
被引量:27
7
雷武生,杨宝林,戴金平.
不同氮肥运筹对水稻品种越光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0):54-56.
被引量:9
8
夏颖,汪荣勇,高立,涂卫东,范先鹏,张富林,刘冬碧.
湖北省油菜-棉花轮作系统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J]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3):5751-5754.
被引量:9
9
刘冬碧,陈琼星,肖习明,杨永成,熊桂云,夏颖,周建华,张胜陶.
江汉平原棉花—小麦种植制氮磷肥料的合理分配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6):1302-1306.
被引量:3
10
向速林,王逢武,聂发辉.
赣江下游典型蔬菜地地表径流的氮磷流失特征[J]
.生态科学,2015,34(2):111-115.
被引量:2
1
王新,叶陈毅.
振兴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对策研究[J]
.经济论坛,2008(10):16-18.
被引量:2
2
李献士,王殿茹.
张承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
.特区经济,2008(10):68-69.
被引量:2
3
吴红梅.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促进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
.今日民族,2008(1):59-61.
被引量:1
4
李献士,陈礼丹,王殿茹.
张承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8(33):230-231.
被引量:1
5
张智勇,梁东新.
试论西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17-19.
被引量:1
6
文择.
青岛农民工享受城市“社保”[J]
.中国老区建设,2005(10):27-27.
7
延军平,王腾,罗林涛.
“3I”土地整治模式探讨[J]
.中国土地,2011(8):56-57.
被引量:3
8
张颖.
SPSS在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J]
.电子科技,2011,24(6):134-136.
9
刘立娟.
大众传播与农村发展研究——以河北省沧州市某村为例[J]
.东南传播,2015(7):95-96.
10
让松花江休养生息——周生贤局长在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环境经济,2007(B06):4-9.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7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