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隐性采访的滥用及其规范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隐性采访是显性采访即公开采访的重要补充,记者通过隐性采访,可以获取其他采访手段难以获取的新闻事实,从而更好地进行新闻舆论监督。隐性采访的优点在于,获得的新闻真实、鲜活,不仅可以避开采访中的障碍,获得戏剧化叙述的材料,还可以掌握批评报道中的证据,既为应对批评对象的诉讼做准备,也为执法部门处理问题提供帮助;
作者
王焕平
机构地区
<人民法院报>
出处
《传媒》
2007年第10期82-83,共2页
Media
关键词
隐性采访
新闻舆论监督
新闻事实
采访手段
新闻真实
批评报道
批评对象
执法部门
分类号
G212.1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1
李琼瑶.
隐性采访的法律分析[J]
.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9(3):13-14.
被引量:1
2
周胜林.
记者“冒充”采访不宜提倡[J]
.新闻战线,1998,0(4):52-53.
被引量:1
3
刘为民.
论加强报纸新闻的体验性[J]
.新闻界,2005(2):136-136.
被引量:1
4
王新宇.
平衡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关系[J]
.新闻世界,2009(8):24-25.
被引量:1
5
张培铁.
隐性采访权与隐私权冲突的思考[J]
.新闻前哨,2009(11):47-48.
被引量:3
6
余剑锋.
让隐性采访立足更稳──隐性采访的作用及应用[J]
.中国记者,1998(6):58-59.
被引量:8
7
郭镇之.
采访、暗访与偷拍──北美国家关于新闻采访中涉及隐私权的若干法律规定[J]
.电视研究,2000(6):38-40.
被引量:7
8
乔德伟.
隐性采访与新闻侵权[J]
.电视研究,2000(7):68-70.
被引量:4
9
唐筱敏.
体验式采访要把握好报道的度[J]
.传媒观察,2003(8):60-6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赵昕.
浅析隐性采访[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9):259-259.
被引量:1
2
蒋晓玲.
隐性采访立法规制研究[J]
.法制与社会,2008(26):52-53.
3
王律.
关于隐性采访的法制思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7):331-332.
4
徐敏,王子云.
体验式隐性采访在报道中的运用技巧[J]
.新闻传播,2010(11):30-30.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亚锦.
矛盾分析法在隐性采访问题中的应用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17,8(10):91-91.
1
李忠.
体验式隐性采访为新闻报道增色[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1(12):67-67.
2
齐军.
浅谈隐性采访和新闻侵权[J]
.山东视听,2005(12):70-70.
3
谢淑玉.
偷拍,不能“一笑而过”[J]
.青年记者,2008(29).
4
杨秀国.
隐性采访的合法性与侵权问题[J]
.采写编,2012(4):52-53.
5
鲍义.
新闻报道隐性采访的使用[J]
.记者摇篮,2010(9):20-20.
6
刘朝阳.
隐性采访中度的把握[J]
.中国地市报人,2011(5):39-40.
7
郑智斌,胡晓军.
问题报道与隐性采访初探[J]
.声屏世界,1995(10):14-15.
8
余剑锋.
让隐性采访立足更稳──隐性采访的作用及应用[J]
.中国记者,1998(6):58-59.
被引量:8
9
徐国源.
隐性采访及其法律问题[J]
.新闻研究导刊,2002(6):44-46.
被引量:2
10
谷辰丰.
浅谈电视节目隐性采访的特殊作用[J]
.活力,2010(8):347-347.
传媒
2007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