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肝炎宁胶囊制备研究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确定了肝炎宁浸膏的最佳工艺条件,药物与水的比例为1:7,煎煮两次,每次1h,醇沉浓度为50%;并考查了肝炎宁胶囊的制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本工艺提取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制备的胶囊剂不易吸潮.
作者
王中彦
陈斌
胡良才
梁伟
机构地区
沈阳药科大学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1997年第5期5-6,共2页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关键词
肝炎宁胶囊
均匀设计
制备
分类号
TQ461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81
参考文献
3
1
黄驰,朱蓉贞.
猪苓多糖及其注射剂的含量测定研究[J]
.中成药,1993,15(1):13-14.
被引量:12
2
张卫星,王乃华.
麦冬多糖及其口服液的含量测定[J]
.中成药,1992,14(4):8-9.
被引量:11
3
王跃生,陈馥馨,刘雪峰,易红.
十种煎煮方法对大黄煎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1.对大黄蒽醌含量的影响[J]
.中成药,1990,12(9):5-7.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38
1
傅文录,罗燕平.
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
.浙江中医杂志,1994,29(9):418-420.
被引量:10
2
方芸.
药材粉末细度对逐瘀扶正胶囊溶出度的影响[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5,15(4):172-174.
被引量:6
3
王洪杰,郭立山,李顺松.
郁金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J]
.中医药学报,1995,23(4):23-24.
被引量:4
4
柏,李欣荣,杨晓云,王友兰.
槟榔四消丸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
.中国药学杂志,1995,30(1):42-44.
被引量:4
5
刘喆.
正交设计法优选糖肾宁片提取工艺[J]
.中国药业,2005,14(9):59-59.
6
张永红.
影响大黄提取液中蒽醌含量的条件探讨[J]
.兰州医学院学报,1996,22(2):27-29.
被引量:11
7
冯怡,韩宁,徐德生.
麦冬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
.中成药,2006,28(5):705-707.
被引量:38
8
石元洪,洪永春,杨任民,胡纪源.
肝细胞体外培养对肝豆汤排铜作用的拆方研究[J]
.陕西中医,2006,27(9):1145-1147.
被引量:6
9
李晓晖,何云庆,李荣芷,崔书民.
不同产地灵芝中多糖含量的测定[J]
.中国中药杂志,1997,22(2):83-84.
被引量:21
10
王溶溶,陈丹菲.
大黄在四季三黄胶囊工艺中的最佳处理[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7,8(3):171-17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7
1
赵朝伟,吴纯洁,刘克海,黄勤挽.
中药固体制剂的吸潮问题及解决办法刍议[J]
.华西药学杂志,2004,19(4):321-323.
被引量:13
2
李铜铃,贾玉蓉,魏波.
不同辅料对中药冲剂吸湿性的影响[J]
.华西药学杂志,1993,8(2):80-83.
被引量:58
3
刘雪梅,赵朝伟,李果荣.
安乐胶囊的成型工艺条件研究[J]
.中国药业,2004,13(12):52-53.
被引量:10
4
杜成安,严襄陵,方剑文,施顺清,杨洁,姚赛立.
吸附澄清法在中药水提液澄清中的应用研究[J]
.中成药,1993,15(11):2-5.
被引量:44
5
孙蓉芳.
防潮包装的机理与应用[J]
.包装工程,1994,15(4):157-162.
被引量:11
6
钟华林.
补血胶囊成型工艺的研究[J]
.广东药学,2005,15(1):18-19.
被引量:9
7
唐雪梅,徐超群,舒光明,夏燕莉,袁志.
中药喷雾干燥粉末的沸腾制粒工艺[J]
.华西药学杂志,2005,20(3):246-248.
被引量:25
8
吴展顺.
β—环糊精在冲剂中的应用[J]
.中药材,1994,17(7):43-44.
被引量:18
9
周华,周莉玲.
东方病毒清胶囊的制剂工艺研究[J]
.中成药,1995,17(8):8-9.
被引量:5
10
倪健,任天池.
口服液制剂研究概况[J]
.中成药,1996,18(2):41-42.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6
1
孙立波.
清热解毒口服液的絮凝澄清技术[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3):290-291.
2
刘怡,徐德生,冯怡,沈岚.
辅料因素对双黄连微囊吸湿量与分散性的影响[J]
.中药材,2007,30(4):458-460.
被引量:2
3
杜若飞,冯怡,刘怡,徐德生.
中药提取物吸湿特性的数据分析与表征[J]
.中成药,2008,30(12):1767-1771.
被引量:64
4
牛向伟,姜莉莉,杨冬丽.
中药浸膏及其制剂的防潮技术[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29(2):179-181.
被引量:8
5
苗兰兰,秦雪梅,漆小梅,王超凡.
清热解毒口服液的絮凝澄清研究[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33(1):45-48.
被引量:1
6
苗兰兰,秦雪梅,漆小梅,王超凡.
清热解毒口服液的絮凝澄清技术[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7):413-415.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81
1
李小芳,舒予,李航,易鹏,文怡静,刘玲,吴珊,罗丽佳.
中药提取物吸湿性及物理改性防潮技术研究进展[J]
.中药与临床,2013,4(3):58-61.
被引量:8
2
沈霞,张文清,夏玮.
补肾活血煎的絮凝工艺研究[J]
.中草药,2004,35(12):1351-1354.
被引量:2
3
程心玲,肖钦,黄玉芳.
中草药药液澄清中应用吸附澄清技术的思考[J]
.福建中医药,2005,36(5):43-44.
被引量:4
4
冯改霞,刘汉清,王兰花.
小儿清肺口服液的制备工艺研究[J]
.中南药学,2006,4(2):128-130.
被引量:4
5
邓祖磊.
中药新技术在中药创新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药业,2007,16(24):58-60.
被引量:2
6
邢婕,贾金萍,任洁,王梅芳,秦雪梅.
精制冠心颗粒剂防潮辅料的研究[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9(3):47-49.
被引量:2
7
梁宇红.
黄芪口服液制备工艺的优选[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08,11(6):386-387.
被引量:3
8
蒋敏,夏新华.
壳聚糖用于湘A-2号颗粒的絮凝工艺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6):33-36.
被引量:8
9
林婷婷,何雁,肖雄,袁亮,饶小勇,罗晓健.
中药浸膏粉吸湿过程模型及应用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7):847-851.
被引量:30
10
朱海涛,黄志利,袁胜浩,陈黎.
壳聚糖用于风湿Ⅱ号合剂澄清工艺探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14):1190-1193.
被引量:5
1
周天明,黄剑,李晶.
均匀设计方法在4,5-二氢咪唑制备工艺中的应用[J]
.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96,19(4):52-53.
2
李卫民,金红,张福良.
均匀设计在白术提取工艺中的应用[J]
.中成药,1993,15(1):8-9.
被引量:15
3
宋洪涛,郭涛,秦冬彦,赵明宏,张汝华.
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0,17(3):170-173.
被引量:22
4
仇洁,陶卓超,黄敬辉,周永标.
应用均匀设计方法优化阿胶水解工艺[J]
.中药材,1995,18(8):416-416.
5
张冬平,李卫民,白炜,史宇翔,张福良.
均匀设计方法在广枣提取工艺中的应用[J]
.中药材,1994,17(4):32-33.
被引量:1
6
刘玉斌.
中药机制水丸工艺探讨[J]
.中医药学报,2004,32(1):19-19.
被引量:7
7
丰茂源.
蚜虫净烟剂[J]
.农业知识(瓜果菜),2005(12):37-37.
8
王党生,杨秀利,韩斌.
1-甲基-2-硝基亚胺基-5-甲基-六氢化-1,3,5-三嗪的合成[J]
.化学工程师,2009,23(12):10-11.
9
侯运丰,刘雨,赵志伟.
基于均匀设计方法的党参湍流超细粉碎试验研究[J]
.新技术新工艺,2008(3):90-92.
被引量:1
10
侯运丰,刘雨,赵志伟.
基于均匀设计方法的党参湍流超细粉碎试验研究[J]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8(1):33-35.
中成药
199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