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鲁迅作品的方言运用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悠久厚重而优秀的越文化,是最初滋润鲁迅成长的土壤。鲁迅从区域文化的"母体"中获得的文化"基因",使鲁迅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与一定的区域文化联系得最紧密的作家之一。从鲁迅留给后世的各种形式的作品中随处可见的绍兴方言运用,我们可以看到作家意识深处与其所处的区域文化的天然联系。
作者
吴子慧
机构地区
浙江教育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3-97,共5页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关键词
鲁迅
方言
越文化
分类号
I210.9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7
1
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被引量:1
2
罗雪挥.
拯救方言[J]
.新闻周刊,2004(30):60-61.
被引量:9
3
邵敬敏.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J].中国语文,1993,234(3):181-188.
被引量:47
4
蒋绍愚著..近代汉语研究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36.
5
戴昭明.《天台方言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49页.
被引量:1
6
上野惠司,赵小元.
鲁迅小说中的语法和词汇[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22-31.
被引量:4
7
曹鹏.
鲁迅与方言[J]
.阅读与写作,1997,0(4):2-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7
1
马静,刘超朋,张玉玺.
方言在影视剧中的使用及其文化多元化意义[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S1):186-188.
被引量:6
2
蒋雪挺.
汉英表量差异中的文化因素[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3):122-126.
被引量:7
3
毛智慧.
英汉表量结构中物量词的隐喻构建机制[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1(1):42-46.
被引量:12
4
朱旭方.
空间义量词“摞”“叠”“沓”的语义认知分析[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31-33.
被引量:2
5
谢玲玲.
说“张”道“面”[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5):35-37.
6
张冬红,关彦琦,王思潼.
浅析滦南方言与民俗文化[J]
.时代文学,2009(8):171-172.
被引量:2
7
彭宗平.
北京话里的特殊量词[J]
.北京社会科学,2004(3):146-155.
被引量:5
8
王春玲.
探析定数量词“双”与“对”[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1):33-36.
被引量:2
9
董正宇,孙叶林.
民间话语资源的采撷与运用——论文学方言、方言文学以及当下“方言写作”[J]
.湖南社会科学,2005(4):124-128.
被引量:8
10
牛光夏.
方言广播电视节目兴起原因及存在状态探析[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6(2):52-54.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
61
1
孙可为.
新时期重温鲁迅对方言的研究与运用[J]
.绍兴鲁迅研究,2021(1):112-119.
被引量:1
2
徐时仪.
略论现代汉语的渊源和形成[J]
.南开语言学刊,2008(1):128-139.
被引量:8
3
汤玛斯.哈代,张谷若,吴国瑞.
德伯家的苔丝[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58,1(2):242-246.
被引量:6
4
陈伟武.
骂詈行为与汉语詈词探论[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2(4):114-123.
被引量:23
5
朱晓进.
鲁迅小说的杂感化倾向[J]
.鲁迅研究月刊,1993(10):31-36.
被引量:3
6
朱晓进.
杂感文:鲁迅文体选择的归宿[J]
.中国文学研究,1993(1):53-59.
被引量:2
7
袁良骏.
论鲁迅杂文的文体美[J]
.江淮论坛,1995(4):94-99.
被引量:2
8
朱晓进.
鲁迅的文体意识及其文体选择[J]
.文艺研究,1996(6):35-41.
被引量:5
9
贾平凹,孙见喜.
文化·哮喘[J]
.延河,2004,0(5):9-16.
被引量:3
10
胡广海.
鲁迅的读者意识和《狂人日记》的艺术难题[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33-3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7
1
王三敏.
商洛方言在《秦腔》中的运用[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4):76-78.
被引量:2
2
陈静静.
温州泰顺蛮讲形容词程度的表达方式[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5):51-56.
3
王三敏.
《秦腔》中的詈词詈语探析[J]
.商洛学院学报,2015,29(3):7-11.
被引量:2
4
郑璐,罗黎筱.
从《阿Q正传》看鲁迅作品的方言运用[J]
.小品文选刊(下),2017,0(4):50-50.
被引量:1
5
裘燕萍.
从功能语言学视角看《风波》的多种英译本[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8,38(2):8-14.
被引量:2
6
于小植.
百年鲁迅文学语言研究范式与批评实践审思[J]
.东岳论丛,2023(2):18-27.
被引量:1
7
林宗豪,孙利.
鲁迅文学作品中的绍兴方言对外传播损失成因探讨[J]
.语文建设,2015(2X):50-5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姜斐斐.
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茶经》英译研究[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5):389-392.
被引量:2
2
王三敏.
合阳方言“[iα^(24)]姑”考[J]
.商洛学院学报,2016,30(3):49-51.
被引量:2
3
孙李丽.
地方戏剧中的詈语英译——以商洛花鼓戏《带灯》为例[J]
.商洛学院学报,2018,32(3):42-46.
被引量:4
4
周望月.
提升英语专业翻译能力的实践教学改革[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8,38(12):86-93.
被引量:3
5
刘奕含.
秦音、秦语传秦情——浅析贾平凹小说《秦腔》[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8,0(6Z):7-8.
被引量:1
6
杨莉,支佳杰,周婷.
商州婚嫁方言词及其文化透视[J]
.商洛学院学报,2019,33(1):24-28.
被引量:1
7
傅婧.
《阿Q正传》文学作品阅读鉴赏[J]
.今古文创,2020(39):17-18.
被引量:1
8
卢蓉.
《西和乞巧歌》中方言特色称谓语的翻译研究[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3,43(3):90-98.
9
吴尤.
论鲁迅《狂人日记》:脱离领土的群体性配置[J]
.今古文创,2024(6):4-6.
10
卢蓉.
《西和乞巧歌》英译本中的西和方言翻译策略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6(1):107-115.
1
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是否应减少?[J]
.中国新闻周刊,2013(35):16-16.
2
龚明德.
成都文化记忆的一些一些事[J]
.四川省情,2013(9):54-55.
3
杨义.
鲁迅的文化哲学与文化血脉[J]
.鲁迅研究月刊,2012(10):18-29.
被引量:3
4
苏克军.
无“家”的彷徨——鲁迅对于“家”的绝望与痛苦[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49(4):99-105.
5
刘宗元,吉平.
陕派电视剧对陕西文化形象的传播[J]
.电影文学,2009(7):132-133.
被引量:3
6
龙辉明.
浅谈鲁迅作品中的乡愁[J]
.科技信息,2009(9):180-180.
被引量:1
7
袁跃兴.
文化需要宽容[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9(11):56-57.
8
文化需要宽容[J]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09(22):58-59.
9
袁跃兴.
文化需要宽容[J]
.全国优秀作文选(美文精粹),2009(11):52-52.
10
花小梅.
浅议鉴赏鲁迅作品之门径[J]
.内蒙古教育(D),2016,0(7):92-92.
浙江学刊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