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气化形式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有关气机与气化形式的混淆认识,依据中医学和中国古代哲学中有关的气学思想,提出气化的具体形式是聚、散、合、离。
作者
林齐鸣
虞学军
机构地区
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处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年第1期8-10,共3页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气
气化
气机
聚散合离
中医气学理论
分类号
R22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9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4
参考文献
4
1
刘承才.
试论阴阳交感[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1(4):27-29.
被引量:9
2
胡臻.
气化流行 生生不息──中医气化学说原理探讨[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5,19(3):5-6.
被引量:2
3
周学胜.
气机气化相关论及其实践意义[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1(2):16-17.
被引量:8
4
程淑娟.
气化论辨析[J]
.江西中医药,1993,24(5):53-5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陈铭.谈谈气化学说[J]山西中医,1985(0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6
1
孔立,卢笑晖,江涛.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根本病机是气机逆乱[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5,12(2):68-70.
被引量:46
2
齐向华,张洪斌.
试析正常人体的昼夜行为状态——“昼精而夜瞑”[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5):379-380.
被引量:5
3
卢红蓉,于智敏,李海玉.
病则形 气 神三者俱伤论[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2):248-249.
被引量:14
4
李黎,杜渐,王昊,邵祺腾,杨秋莉.
中医五态人格的五行配属关系探讨[J]
.世界中医药,2014,9(7):871-873.
被引量:19
5
徐由立,周文亮,康玉华,王宝家,相茹,杨宇.
三焦“气化”浅议[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23):46-47.
被引量:4
6
侯双双,张瑜,张美玉,靳冬慧,阚振棣,鞠静,庄园,蒋璐,杜武勋.
从气化论气血津液病证[J]
.河南中医,2016,36(6):947-949.
被引量:8
7
卢笑晖.
卢尚岭“气机升降逆乱致中”理论及其应用[J]
.山东中医杂志,2020,39(2):103-107.
被引量:3
8
刘水馨,刘洁.
“胃藏神”的现代认识[J]
.中医学报,2021,36(7):1409-1413.
被引量:12
9
葛明立,王文杰,李倩倩,梁晋普.
郭维琴运用形神一体观治疗心律失常经验[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4):31-36.
被引量:11
10
夏梦幻,王庆其.
《黄帝内经》气化理论发微[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10):5774-5776.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94
1
刘晓庄.
中医气化学说新探[J]
.江西中医药,1994,25(2):51-53.
被引量:2
2
周学胜.
气机气化相关论及其实践意义[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1(2):16-17.
被引量:8
3
王世冬.
中医理论本质是气化论[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3):1741-1742.
被引量:5
4
王鸿度.
略论“营卫气化”[J]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0,13(1):13-15.
被引量:5
5
赵博.
气一元论与《内经》气化理论形成的探讨[J]
.陕西中医,2007,28(1):70-73.
被引量:12
6
马克亚,孙运河,成德方.
论病机的多层次观[J]
.中医杂志,2007,48(3):271-273.
被引量:8
7
孟庆云.
论气化学说[J]
.中医杂志,2007,48(5):389-391.
被引量:26
8
赵学印.
滞气病因浅探[J]
.国医论坛,1997,12(3):25-26.
被引量:6
9
辞源(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被引量:2
10
徐宝源.对中医气化学说演化过程的认识.内蒙古中医药,1984,(2):12-1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杨威,张宇鹏,刘寨华,于峥.
“气化”概念辨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9):643-644.
被引量:14
2
侯双双,张瑜,张美玉,靳冬慧,阚振棣,鞠静,庄园,蒋璐,杜武勋.
从气化论气血津液病证[J]
.河南中医,2016,36(6):947-949.
被引量:8
3
张玳玮,朱少铭,李国臣.
气、气机、病机说略[J]
.中医学报,2020,35(12):2564-2567.
被引量:9
4
曹建恒,程刚,李国臣.
气滞三维说[J]
.光明中医,2023,38(9):1793-1796.
5
乔文博,董国菊,石玉姣,刘永成,杨晨光,刘春秋,刘思雨.
基于气化理论探析五苓散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机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15):2882-288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李素云,赵京生.
唐宗海之经脉气化观浅析[J]
.中国针灸,2009,29(5):409-411.
被引量:2
2
李素云,龚德,赵京生.
“经脉”与“脉”概念内涵辨析——从唐宗海用气化观点阐释“经脉”说起[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7):1100-1102.
被引量:5
3
马战平,屈小元,武彩霞,刘华为.
刘华为教授应用气化升降理论治疗疑难杂症的学术思想研究[J]
.陕西中医,2011,32(12):1647-1648.
被引量:4
4
陈霞波,张业,周开,龚文波,苏琼,顾颖杰,王晖.
略论中医学“气化之道”[J]
.中医杂志,2012,53(23):2057-2058.
被引量:6
5
马战平,屈小元,李猛.
刘华为运用“气化”理论及其治疗肺系疾病的经验[J]
.陕西中医,2013,34(2):208-211.
被引量:6
6
鱼麦侠,李增战.
刘华为教授应用气化升降理论治疗肿瘤疾病的经验[J]
.陕西中医,2013,34(11):1531-1532.
被引量:3
7
郑玲玲,张美玉,张瑜,鞠静,阚振棣,靳冬慧,庄园,杜武勋.
基于代谢组学阐释中医之“气化”[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1):3918-3921.
被引量:7
8
左明晏,许从莲.
胡思荣运用整体观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J]
.河南中医,2017,37(9):1529-1531.
被引量:1
9
王翠薇,袁云娥,厚磊.
基于红外热像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的中医三焦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7,14(31):68-71.
被引量:2
10
梁万山,郑洪.
浅述岭南医家苏世屏《伤寒论原文真义》学术思想[J]
.环球中医药,2017,10(11):1302-1304.
被引量:1
1
林齐鸣.
气化形式刍议[J]
.山西中医,1997,13(3):6-8.
被引量:8
2
蒋晓林,刘昭阳.
中医气学理论与现代分子生物学[J]
.湖南中医杂志,2002,18(6):1-1.
被引量:3
3
范刚启,王群红,曹妍妍,杨杰,姜劲峰.
气的实质与基因关系的研究[J]
.南京军医学院学报,2001,23(3):171-173.
被引量:11
4
严名扬,雷磊.
中医气学理论的生命程序学假说初探[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8(1):10-12.
被引量:3
5
蒋晓林,王必勤,刘昭明,范刚启.
从现代分子生物学探讨中医气学理论的实质[J]
.中医杂志,2003,44(8):568-570.
被引量:8
6
王明辉,王风雷.
发掘中医气学理论 创新人类生命科学[J]
.中医药学刊,2005,23(5):798-803.
被引量:8
7
林齐鸣,虞学军.
《黄帝内经》中的气化思想[J]
.四川中医,2003,21(7):23-25.
被引量:5
8
孙广仁.
关于中医气学理论结构中的几个问题[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3(4):20-21.
被引量:7
9
蒋立,王爱红.
中风一级预防的中医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17,28(1):196-198.
被引量:2
10
孙广仁.
论“气分阴阳”对中医学气学理论的影响[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11-13.
被引量:27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