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苏辙《栾城应诏集》论革思想丛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北宋苏辙所著《栾城应诏集》为其毕生治论之精华,所立策论与治谋者甚众。其间最为后世瞩目与评价的是关于新政践行过程中关于守衡与渐进思想的理论,对于新法的有机辩证接受与补正辅助的政治观念,其间苏辙宗觞儒学圣贤之道,提倡于稳进与徐行之治策,体现出仁政思想与儒家士人蹈行的融合与实践。
作者
陈磊
机构地区
西华大学学术期刊部
出处
《科教文汇》
2007年第08X期168-168,170,共2页
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关键词
苏辙《栾城应诏集》新政
补正辅助
分类号
I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诸葛忆兵.
洛蜀党争辨析[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100-105.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6
1
李真真.
蜀党的立党及成员[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38-42.
2
张翠方.
近年来的宋代蜀士群体研究[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27(10):46-49.
3
喻世华.
“为”与“不为”——论苏轼在元祐党争中的处境、操守与选择[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86-93.
被引量:8
4
诸葛忆兵.
秦观俗词论略[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3):102-108.
被引量:2
5
王兆鹏,胡玉尺.
从北宋科举制度的变革看洛蜀党争的起因[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3):35-41.
6
许浩然.
从应制之作到“不朽”之文——政治语境与文化语境中的苏轼《上清储祥宫碑》[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127-135.
被引量:1
1
朱立冬.
生存的追问 死亡的反思——谈史铁生的死亡观[J]
.黑龙江史志,2009(12X):85-86.
被引量:3
2
石金焕.
“无悔”亦或“回避”——浅谈梁晓声知青小说创作主题的学界“接受”[J]
.神州,2014(17):5-5.
3
张佳丽.
杜甫诗歌的心境折射[J]
.北方文学(下),2011(6):68-68.
4
陈淑仪,迟欣.
金斯伯格《嚎叫》的文化效果及其成因探微[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29(4):19-22.
5
王英娜.
《孟子》“引诗”中“仁政”思想探析[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9(11):18-20.
6
邵慧珍.
孟子论辩艺术技巧探骊[J]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3):70-71.
7
李瑞林.
得失“守衡”律[J]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2,3(6):96-96.
8
邓珍珍.
孟子引《诗》及其仁政思想的演绎[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0(2):13-14.
9
赵树发.
几斗米能让你折腰?(外一篇)[J]
.辽河,2004(5).
10
孙佳嶷.
仁政思想与文学风格的传承——从《刑赏忠厚之至论》说起[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20(4):19-22.
科教文汇
2007年 第08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