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记我国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饥饿曾是一个游荡在全世界的恐怖幽灵.这个幽灵也曾长期笼罩着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然而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科技的出现.彻底改变世界饥饿的局面。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的稻谷60%源自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食自给难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者
郭田珍
机构地区
《中国农村科技》记者
出处
《中国农村科技》
2007年第8期26-33,共8页
China R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关键词
杂交水稻种子
袁隆平
世界
专家
饥饿
培育
稻谷
播种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0
1
谢海琼,邬国盛.
基于袁隆平精神文化的现代农业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J]
.大视野,2020(2):33-38.
被引量:1
2
曹昌.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能解困全球粮荒[J]
.中国经济周刊,2008(17):22-23.
被引量:4
3
于文杰.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与世界共享[J]
.科学咨询,2006(02S):63-63.
被引量:1
4
袁国保.
杂交水稻种子及技术“走出去”应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J]
.中国种业,2006(8):37-37.
被引量:8
5
刘鹏云,欧行奇.
小麦种子生产与经营的特点及其对策分析[J]
.中国种业,2006(10):20-22.
被引量:3
6
吴京华,罗闰良.
中国杂交水稻的国际发展现状与对策[J]
.中国稻米,2007,13(1):11-13.
被引量:14
7
刘雪,傅泽田,徐宝健.
我国玉米种子参与国际竞争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中国种业,2007(2):13-15.
被引量:7
8
袁隆平.
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进展[J]
.中国稻米,2008,14(1):1-3.
被引量:89
9
袁隆平.
发展杂交水稻 保障粮食安全[J]
.农村工作通讯,2008(18):13-13.
被引量:1
10
钟水映,李魁.
基于粮食安全的我国耕地保护对策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9(9):1-8.
被引量:28
引证文献
2
1
肖晞,郎帅.
中国实施良种战略的必要性与路径探析[J]
.社会科学战线,2010(12):154-158.
被引量:1
2
梁芳,邓加翔,李煦.
袁隆平精神引领高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价值与策略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
.智慧农业导刊,2023,3(6):34-38.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黄欣乐,曾玉荣,陈琴苓.
东南地区稻农新品种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及技术发展、推广策略——基于福建省水稻种植户的调查[J]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4):144-152.
被引量:9
1
戴思桐,雷东阳,旷浩然.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我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家、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陈立云教授[J]
.科学中国人,2009(9):106-107.
2
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亩产900kg有望提前实现[J]
.农业机械,2010(22):50-50.
3
吴惟瑞.
水稻科技体制改革的几点回顾和思考[J]
.科技管理研究,1997,17(S1):61-64.
4
国度十年征文[J]
.中国水产,1959(16):12-12.
5
赵剑群,陈昆荣,许庆荣,袁辉尧,戴月华,陈亲凯.
1991~1996年浙江省区试、审定水稻品种(组合)的现状及今后的建议[J]
.浙江农业科学,1997,38(6):251-253.
6
绿色的国度[J]
.国土绿化,2005(2).
7
2010年杂交水稻有望亩产达900千克[J]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8(9):10-10.
8
种子的力量[J]
.当代广西,2012(6):22-25.
9
李霞.
发展超级杂交水稻 保障世界粮食安全——记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J]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9(10):5-6.
10
航天育种7个水稻新品种[J]
.中国供销商情(村官),2004,0(8):6-6.
中国农村科技
200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