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沙利文原则到雷诺兹特权——对借鉴外国诽谤法的思考 被引量:1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64年美国的警官沙利文诉纽约时报案,在美国确立了公众官员(publicofficials)起诉媒体诽谤,必须证明媒体具有“实际恶意”(actualmalice)的原则,后来这个原则又被延伸到“公众人物”(publicfigures,又译公共人物)。这个在美国被称为“里程碑”的案例,在我国业界已经广为人知,并且不乏有“引进”我国媒体名誉权案件的提议。
作者 魏永征 白净
出处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2-45,共4页 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被告席上的记者》.199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被引量:1
  • 2魏永征.舆论监督与“公众人物”[J].国际新闻界,2000,22(3):44-48. 被引量:13
  • 3Reynolds v Times Newspapers Ltd.(1999) 4 All ER609 HL 被引量:1
  • 4Geoffrey Robertson and Andrew Nicol:Media Law,Fourth Edition,Penguin Books,2005,p.128-129,p.133,p128 被引量:1
  • 5刘进图等.《传播法手册》第20页,香港新闻行政人协会,2006年版. 被引量:1
  • 6Jamed & Anor v Wall Street Journal Europe Sprl.,[2005]EWCA Civ 74 被引量:1
  • 7T·巴顿·卡特等.《大众传播法概要》,黄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36-137页.第143-144页 被引量:2
  • 8魏永征.《被告席上的记者》,http://yzwei.blogbus.com/logs/4742135.html 被引量:1
  • 9胡鸿烈.《诽谤法》第8-9页,树仁法学丛书,1989年版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14

  • 1陈泰志(1991).《论新闻诽谤指控的定性依据及防控对策》.《新闻法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被引量:1
  • 2曹三明(1991).《新闻纠纷的法律思考.,《新闻法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被引量:1
  • 3丁大康(19991.10).(抓拍法官溺死小孩前后),深圳:《深圳商报》. . 被引量:1
  • 4郭卫华(1998.11.21).(法律该给舆论监督撑腰),北京.《工人日报》. 被引量:1
  • 5胡鸿烈(1989).《诽谤法》,香港:树仁学院. 被引量:1
  • 6贺卫方(1999.9.15.).(名誉权要有界限),北京.《中国青年报》. 被引量:1
  • 7江华(1999).(把张金柱推上断头台),《新闻内幕》.北京:新华出版社. 被引量:1
  • 8《捡察日报》(20001.27.),(卖官书记停职检查状告记者又被驳回),北京. 被引量:1
  • 9李维平,熊开达(1999).(在警戒线上拼搏).北京:《新闻三昧》2:4-6等. 被引量:1
  • 10李显冬,钟瑞华(1998).《论恶意不卖诉讼的法律责任》,上海:《新闻记者》9:27-2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3

同被引文献259

引证文献1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