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SLE伴粒细胞缺乏症一例报告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SLE伴粒细胞缺乏症一例报告王振刚,徐华,于洪滨患者,女,23岁。1988年因面部蝶形红斑、蛋白尿()、浮肿、白细胞减少、ANA1:160,在我院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肾病综合征。予以强的松及环磷酚胺(CTX)治疗后好转...
作者
王振刚
徐华
于洪滨
机构地区
北京医院
出处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2-52,共1页
Beijing Medical Journal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粒细胞缺乏
分类号
R593.241 [医药卫生—内科学]
R557.3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
1
戴自英.实用内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345.
被引量:266
引证文献
1
1
李艳锋,张剑飞,徐永铮,阮敬华,白云凯.
狼疮性肾炎并急性粒细胞缺乏1例[J]
.昆明医学院学报,1998,19(4):81-82.
1
温志红,谢庆玲,张兴,胡琼燕.
218例肺炎患儿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5(1):65-66.
被引量:1
2
刘平,罗英琳.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附八例报告)[J]
.右江医学,1998,26(3):167-168.
3
孔朝霞.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提高艾滋病患者的存活率[J]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2,8(5):281-281.
4
曹方余,季志宇,范丽芳,梁丽,张昌红.
恙虫病患者检测三种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J]
.东南国防医药,2011,13(5):428-429.
被引量:4
5
张怀国,王玲玲,梁翠格,梁存福.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减少30例分析[J]
.人民军医,2007,50(8):502-502.
6
顾丽群,赵咏桔,李凤英,荣蓉,赵红燕,张连珍,宁光,罗邦尧.
Graves病患者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检测[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5):385-386.
被引量:3
7
肖立中,高凌俊,马绍椿,赖少燕,林晓云,曾兆俞.
葛根素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3):210-213.
被引量:10
8
柴晓峰,连小兰.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抗甲状腺药物诱发的粒细胞缺乏症治疗中的应用[J]
.医学综述,2010,16(7):1080-1082.
被引量:3
9
张燕,陆德炎.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粒细胞缺乏症——附47例疗效观察[J]
.交通医学,2000,14(3):268-269.
被引量:1
10
WarrenK,周庆申.
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试假反应[J]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2,25(6):569-570.
北京医学
199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