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级差地租分享制度:生成、特点与出路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由于现行征地制度没有体现土地的级差地租,导致在征地过程中农民应有地租大量流失,出于分享级差地租的分配性努力,城市郊区出现了分享级差地租的制度创新——以土地入股为特征的社区型股份合作制,减少了政府通过征用无偿或低价的方式对土地级差地租的攫取,部分实现了级差地租由农村社区实际取得和共同分享的目的。但这一制度创新与城市化的要求存在差距,出路在于打破封闭性。
作者
潘光辉
机构地区
广东金融学院劳经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5-68,共4页
关键词
级差地租
股份合作制
征地制度
分类号
F30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2
参考文献
4
1
贺卫,王浣尘.
西方经济学说史中地租理论的演变[J]
.当代经济科学,2000,22(2):65-71.
被引量:6
2
朱守银,张照新.
南海市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试验研究[J]
.中国农村经济,2002(6):43-47.
被引量:44
3
王小映.
统筹城乡土地政策促进集体建设用地合法流转[J]
.首都经济,2003(9):21-23.
被引量:6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南海土地股份合作制在探索中完善》[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5月16日.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4
1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被引量:74
2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被引量:1
3
季德,利斯特.经济学说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被引量:2
4
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3
1
谈亭亭.
浅析我国农地发展权的归属问题[J]
.市场周刊,2008,21(3):8-9.
被引量:2
2
潘佳瑭.
论集体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公平与效率[J]
.调研世界,2004(7):12-15.
被引量:1
3
陈天宝,许惠渊,庞守林.
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中的行为分析[J]
.经济体制改革,2005(1):84-87.
被引量:6
4
陈天宝,许惠渊,庞守林.
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5,26(1):44-49.
被引量:16
5
彭忠华.
基于劳动价值新解释的相关问题分析[J]
.宜宾学院学报,2005,5(5):49-51.
6
胡小平,孔喜梅.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与农民利益保护[J]
.经济学家,2005(6):39-43.
被引量:39
7
胡小平,孔喜梅.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与农民利益保护[J]
.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06(3):53-56.
8
陈成,吴群,万丽平.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经济解释与分析[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261-264.
被引量:7
9
石强,刘友兆.
农地发展权的设立及权利分享构架[J]
.广东土地科学,2007,6(4):13-16.
被引量:3
10
张笑寒.
国内土地股份合作制研究综述[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6):70-7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5
1
傅晨.
论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制度变迁的起源[J]
.中国农村观察,1999(2):3-10.
被引量:31
2
万宝瑞.
我国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辽粤湘豫农村土地实行股份合作的调查[J]
.求是,2004(15):50-52.
被引量:26
3
黄祖辉,傅夏仙.
农地股份合作制:土地使用权流转中的制度创新[J]
.浙江社会科学,2001(5):40-43.
被引量:53
4
安凡所.
土地模糊产权制度下失地农民权益的流失与保护[J]
.农业经济,2005(1):28-30.
被引量:11
5
蒋励.
股份合作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最优选择[J]
.农业经济问题,1994,15(12):30-34.
被引量:44
6
丛松日.
论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现实意义[J]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2):19-21.
被引量:5
7
李芝兰.
级差地租与西部山区贫困——以甘肃省为例[J]
.开发研究,2005(5):64-65.
被引量:2
8
钱忠好,曲福田.
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经济解析[J]
.管理世界,2006,22(8):47-55.
被引量:90
9
钱忠好.
外部利润、效率损失与农地股份合作制度创新[J]
.江海学刊,2007(1):88-92.
被引量:31
10
陈华荣.
城郊(农村)被征用土地的级差地租及其分配问题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2006(5):97-99.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张昱,吴海江.
马克思地租理论在中国农业经济方面的应用[J]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9,8(2):81-84.
2
苟兴朝.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农民合法权益保障研究——基于马克思级差地租理论视角[J]
.农村经济,2012(4):37-41.
被引量:11
3
何安华.
土地股份合作机制与合作稳定性--苏州合作农场与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比较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2015(5):51-61.
被引量:21
二级引证文献
32
1
蒋月华.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模式的创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J]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4):18-24.
被引量:1
2
曲衍波,姜广辉,张凤荣,赵婷婷.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的时空联建[J]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6):232-244.
被引量:15
3
陈春,冯长春,孙阳.
城乡建设用地置换运行机理研究——以重庆地票制度为例[J]
.农村经济,2013(7):37-41.
被引量:19
4
齐恩平.
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历史演进与比较分析[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1):57-61.
被引量:10
5
杨俊,王占岐,柴季,蓝希.
中国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合理性辨析[J]
.经济地理,2015,35(2):149-154.
被引量:12
6
王山.
从“分散性治理”迈向“整体性治理”:中国农地细碎化治理模式的转型与重塑[J]
.经济体制改革,2016(5):67-73.
被引量:9
7
申云,贾晋.
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作用及其内部利益联结机制研究——以崇州“农业共营制”为例[J]
.上海经济研究,2016,28(8):55-66.
被引量:19
8
李双元.
股份合作制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带动牧民脱贫的经济学解释——基于梅陇、拉格日个案[J]
.青海社会科学,2016(5):22-30.
被引量:5
9
姚树荣,袁梨.
农民自主型“增减挂钩”模式的微观福利测度[J]
.中国土地科学,2017,31(1):55-63.
被引量:13
10
赵攀奥,陈利根,龙开胜.
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的基本内涵、功能价值与制度构建[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7,38(2):250-257.
被引量:9
1
喻黎宇.
充分保障失地农民权益[J]
.老区建设,2005(10):16-17.
2
吴邦国致信鼓励轻工系统学习北京一轻 级差地租成为轻工改革“法宝”[J]
.中国集体工业,1996(7):3-3.
3
曾放.
湾里乡社区型股份合作制硕果累累[J]
.辽宁经济,1997(8):36-37.
4
曾放.
湾里乡社区型股份合作制的主要做法与成功经验[J]
.农业经济,1997(1):33-34.
被引量:1
5
陈暹秋,刘少春.
广东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研究[J]
.南方农村,2004,20(5):23-26.
被引量:2
6
石大立,陈少婷.
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组织要改制成股份公司吗?[J]
.南方农村,2005,21(4):25-27.
被引量:1
7
张寿正.
三级合作 股为基础——关于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初步设想[J]
.群众,1995(2):23-23.
8
田广清,刘朝,赵满,关九英.
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新机制——关于大连市开发区湾里乡社区型股份合作制的调查[J]
.党政干部学刊,1995(10):26-29.
9
黄莹,陈焜.
地值几何——农村土地流转对价构成要素分析[J]
.农村工作通讯,2009(9):14-16.
被引量:1
10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原因及对策[J]
.新华文摘,2010(16):47-49.
江汉论坛
2007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