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世界政党制度中一种独特的类型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衡量不同政党制度类型的标准和依据,既包括可以实际执政的政党的数量,还包括取得、掌握执政权的方式和政党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不是一党制或一党制的亚类型,也不是多党制,而是一种独特的政党制度类型。
作者
张献生
机构地区
中共中央统战部
出处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共7页
CASS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关键词
一党制
多党制
一党制亚类型
一党领导
多党合作
分类号
D627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661
同被引文献
186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11
1
粱琴,钟德涛.《中外政党制度比较》,第197页,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被引量:2
2
《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论文集(第一辑)》,第296页,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
被引量:1
3
王长江主编..世界政党比较概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391.
4
《关于我国政党制度“类型归属”与“理论概括”的思考》《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论文集(第一辑)》,第302页,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
被引量:1
5
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1999.
6
《我国合作型政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二辑)》,第43页,华文出版社,2007年版
被引量:1
7
.《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被引量:603
8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08页,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被引量:1
9
《邓小平论统一战线》,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被引量:10
10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86、386页.
被引量:53
共引文献
661
1
黄军华.
试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借鉴[J]
.理论导报,2008(6):24-25.
2
张晓东.
完善党内监督必须注重政党伦理建设[J]
.理论前沿,2004(13):26-28.
被引量:3
3
饶银华.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思想探析[J]
.求索,2004(7):75-76.
4
沙健孙.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J]
.高校理论战线,2004(7):4-11.
5
沈宝祥.
“三个代表”重在落实[J]
.理论前沿,2002(10):13-15.
6
孙代尧.
政治渐进主义——邓小平政治改革理论与中国政治发展[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4(3):3-13.
被引量:8
7
李克海.
制度的伦理化和伦理的制度化[J]
.江海学刊,2004(5):99-103.
被引量:9
8
鲁振祥.
略谈“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论断的提出——邓小平南方谈话与社会主义长期性观点的最终确立[J]
.中共党史研究,2002(3):29-34.
9
李伟.
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4):15-25.
10
李安增,赵付科.
“大跃进”运动发生之国际因素论析[J]
.理论学刊,2001(1):80-82.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186
1
孙林.
制度学习与变革:新型政党制度的话语突破[J]
.科学社会主义,2021(6):81-89.
被引量:6
2
唐兴霖,张紧跟.
村民自治:中国民主政治的微观社会基础[J]
.社会主义研究,2000(5):77-81.
被引量:15
3
孙伟林.
浅议新时期中国参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9):9-11.
被引量:3
4
程竹汝,任军锋.
当代中国政党政治的功能性价值[J]
.政治学研究,2000(4):30-35.
被引量:30
5
袁廷华.
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结构与功能[J]
.中国统一战线,2000(12):18-21.
被引量:16
6
刘兴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发展的历史回顾[J]
.四川统一战线,2009(9):14-15.
被引量:1
7
杨绪盟.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示范性价值[J]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2-6.
被引量:3
8
张发贵.
西方多党制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比较浅析[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4):15-18.
被引量:3
9
解永强.
人民政协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党制度[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1):31-33.
被引量:1
10
林木.
人大及其常委会人事任免工作的重要发展[J]
.法学杂志,1990,11(2):13-1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9
1
郭静.
中国政治学的自主探索[J]
.东方学刊,2020(1):31-46.
被引量:2
2
李瑗.
近十年来多党合作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J]
.理论学刊,2010(11):31-39.
被引量:2
3
黄天柱.
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J]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2):4-7.
被引量:1
4
姚选民.
试论新中国政党制度的正当性——一种政治哲学基础探求[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5):23-26.
被引量:2
5
戴卫东.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包容性发展[J]
.中国软科学,2016(9):45-52.
被引量:2
6
罗振建.
从混合制话语体系看争取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国际话语权[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0(4):5-13.
被引量:5
7
王越,林怀艺.
“中国之治”视角下的新型政党制度优势探析[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13-19.
8
吴智楠.
中国政党制度类型话语的建构路径——从“一般类型”到“新型”的逻辑展开[J]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6):54-65.
被引量:1
9
左瑞婷.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内涵、价值与实践向度[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4):13-20.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朱艳莉.
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研究[J]
.传承,2015,0(9):40-42.
2
许奕锋.
多党合作理论的辩证思考[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17(6):20-22.
3
姚选民.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向何处去——一种政治哲学层面追问[J]
.社会科学论坛,2017(1):160-174.
被引量:4
4
张德明,刘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研究述评[J]
.统一战线学研究,2017,1(5):56-69.
被引量:4
5
黄天柱.
中国参政党理论研究:学术史考察及体系构建[J]
.统一战线学研究,2018,2(2):25-39.
被引量:8
6
林华山,罗振建.
统一战线制度:一项立国治国的中国特色国家治理制度安排[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9(2):14-24.
被引量:18
7
银兴.
现状与展望:2020年度政治学学科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
.西藏发展论坛,2021(1):97-102.
8
刘华超,臧秀玲.
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话语权建构[J]
.理论视野,2021(2):55-61.
被引量:4
9
刘超伟.
新型政党制度效能提升的路径研究[J]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5):39-46.
被引量:3
10
蔡明干.
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我国高校《政治学》教学研究的转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22):179-181.
1
潘慧春.
世界政党制度的特点及启示[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18(3):10-11.
2
吴学书.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特质和政治优势[J]
.领导科学论坛,2011(4):36-37.
3
闵昌辉.
多党合作制度对世界政党制度的贡献[J]
.四川统一战线,2009(9):21-21.
4
吴正德.
多党合作制的现实作用与生命力[J]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1):24-26.
5
李雅旺.
贪污贿赂犯罪量刑问题初探——基于两高最新司法解释[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0(17):61-62.
6
刘仕龙.
中美产品责任归责原则比较研究[J]
.法制与经济,2007,16(12X):93-94.
被引量:2
7
刘越西,徐仁元.
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理论)(中旬),2011(10):47-48.
8
焦翔.
论中国政党制度对政治文明的贡献[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5(5):4-5.
9
赵增彦.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世界政党制度发展中的独创[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1):72-73.
10
刘保明.
我国政党制度理论研究札记[J]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4):5-9.
政治学研究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