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烯唑醇与多菌灵复配对水稻粒黑粉病的防病增产效果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田间试验结果显示烯唑醇与多菌灵复配对水稻粒黑粉病具有明显的防病增产效果。每亩用药60克,对水30公斤,于母本抽穗30~50%和齐穗期各施药1次,防病效果可达8617%,有效结实率增加744%,千粒重增加1197%,每亩产量增加1485%。
作者
陈利锋
江小华
陈时庆
机构地区
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
安徽省石台县种子公司
出处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6-37,共2页
Agrochemicals
关键词
烯唑醇
多菌灵
水稻
粒黑粉病
增产效果
分类号
S435.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82.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9
1
杜英娟.
国外杀菌剂发展近况[J]
.农药,1989,28(1):48-51.
被引量:9
2
赵祖培.
农药助剂用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上)[J]
.农药译丛,1994,16(6):34-42.
被引量:29
3
李煜昶,张玉芬.
烯唑醇对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研究[J]
.农药,1995,34(8):11-13.
被引量:4
4
陈广泉,王多成,张建文,邢惠琴,王廷三,郭生玉,费永祥.
河西走廊玉米自交系顶腐病的初步研究[J]
.种子,2007,26(3):74-75.
被引量:7
5
洪露.新杀菌剂Diniconazole[J].农药,1987,26(6):44-46.
被引量:1
6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化学保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499-503.
被引量:3
7
张炳炎,陈海贵,张惠芳,杨发荣.
烯唑醇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试验研究[J]
.农药,1997,36(3):43-45.
被引量:7
8
冯秀琼,赵秋霞,李琥.
烯唑醇在梨及土壤中的残留研究[J]
.农药,1997,36(2):26-28.
被引量:6
9
Edwards E T. A new Fusariuvz disease of maize[J].Agr Gaz NSWales, 1933, 44:895- 897.
被引量:1
10
Ullstrup A J. The occurrence of Gibberella Jujikuroi var.subglutinans in the United States[J]. Phytopathology, 1936,26: 685 - 69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邢会琴,马建仓,许永锋,李万苍.
防治玉米顶腐病和黑粉病药剂筛选[J]
.植物保护,2011,37(5):187-192.
被引量:8
2
张应年,白林,李玉芳.
有机碱催化下烯唑醇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J]
.甘肃科学学报,2001,13(3):26-30.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徐婧,胡兰,姜钰,徐秀德.
玉米顶腐病和鞘腐病致病镰孢菌生物学特性比较[J]
.辽宁农业科学,2013(1):1-5.
被引量:2
2
刘迪,范志业,陈琦,李世民,杨俊伟.
漯河市玉米顶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0):8552-8554.
被引量:2
3
赵风年,石梦琪,李辉,邵华,张超,李腾飞,刘广洋,王珊珊,王静,金茂俊,金芬,郑鹭飞,佘永新.
分散固相萃取-液质联用法检测玉米中4种农药[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6,37(7):128-132.
被引量:9
4
李北兴,李华,张大侠,刘峰,慕卫.
季铵盐和有机硅助剂对啶虫脒杀虫活性及水生生物毒性的影响[J]
.农药学学报,2017,19(1):93-99.
被引量:20
5
刘丁云.
玉米顶腐病的发生流行与防治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7(4):108-108.
被引量:2
6
邢会琴,王晓琴,许永锋,雷玉明,曹亚斌,付如刚.
防治沙棘枝枯病药剂筛选[J]
.北方园艺,2017(21):62-67.
被引量:6
7
汤红,张鸿,张定平,龙月娟,毛忠顺.
三七黑斑病菌对烯唑醇的敏感性研究[J]
.特产研究,2020,42(2):32-36.
被引量:5
8
欧阳振华,甘林,郑秀琴,黄伟群,兰成忠,代玉立,杨秀娟.
苯醚甲环唑浸种及苗期喷雾处理对玉米顶腐病的防治效果[J]
.福建农业科技,2024,55(10):76-80.
1
王毅.
水稻粒黑粉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4(2):18-18.
2
刘命朔,肖炎农.
三唑酮防治水稻粒黑粉病试验[J]
.湖北农业科学,1994,33(5):30-31.
被引量:1
3
戴雷,张道环,于立繁,王文相,叶正和,张爱芳,陈雨.
水稻粒黑粉病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2):261-265.
被引量:7
4
梁继农,袁树忠,丁长富,杨翔平.
影响杂交稻粒黑粉病发生的几个因素[J]
.植物病理学报,1996,26(4):316-316.
5
蒲德成.
杂交水稻制种中稻粒黑粉病的发生及防治[J]
.四川农业科技,1992(6):13-14.
6
仇广灿,成晓松,胡健,吴彩全.
丙环唑·苯醚甲环唑防治杂交制种稻粒黑粉病试验初报[J]
.上海农业科技,2008(4):110-111.
被引量:1
7
李安祥,张绍祖,吴忠义,李慈厚,陈友祥.
药剂防治粒黑粉病对杂交制种稻结实率的影响及其解决途径[J]
.植物保护,1989,15(4):2-4.
被引量:1
8
许长敏,徐大东.
制种田杂交稻粒黑粉病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J]
.植物医生,1996,9(4):33-34.
9
黄费元,李宣铿,曾绍尧,汤应君.
杂交水稻粒黑粉病药剂防治试验报告[J]
.湖南农业科学,1989(2):36-38.
10
欧阳玲,官业荣.
籼型杂交水稻母本稻粒黑粉病的发生及其防治[J]
.江西农业科技,1993(4):22-23.
农药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