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犯罪社会危害性评价机制的确立 被引量: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由于犯罪社会危害性是罪刑均衡或罪刑相适应的标准,如何评价犯罪社会危害性对罪刑均衡或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贯彻和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犯罪社会危害性评价不应是随意的,而应形成一套机制即犯罪社会危害性评价机制。该评价机制应通过排他性、结构性、主次性、参照性、民众性与伦理性来表述。犯罪社会危害性评价排斥着对人身危险性另作评价,它并非平面式的思维运动,而是在排斥着形式化的量刑平衡的同时,还应紧密扎根于民众基础和社会生活。
机构地区 南昌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2007年第4期11-19,共9页 Chinese Criminal Science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2006-2007)规划项目"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06FX36)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1

  • 1陈兴良,邱兴隆.罪刑关系论[J].中国社会科学,1987(4):139-153. 被引量:35
  • 2[意]贝卡利亚著 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第45页. 被引量:43
  • 3[前苏联]A·H·特拉伊宁著.《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薛秉忠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58年版,第22-23页. 被引量:1
  • 4王勇著..定罪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300.
  • 5[德]黑格尔著 范扬 译.《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08页. 被引量:25
  • 6邱兴隆著.《罪与罚演讲录》(第1卷),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0年版,第220-252页. 被引量:1
  • 7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358.
  • 82001年4月12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21条. 被引量:2
  • 9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2003)刑提字第5号刑事判决书,《法制日报》,2003年12月24日,第2,3,4版. 被引量:7
  • 10"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1999年度公诉案件量刑分析",载《中英量刑问题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第391页脚注.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20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4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