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唐代河西走廊南通吐蕃道考
被引量: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唐代河西走廊以南穿越祁连山有数条道路可直通吐蕃、吐谷浑境。这些道或与丝绸之路东西干道相连,或与丝路羌中道、灵州道相连,为该时期各民族间行军打仗或行人、使节、商旅往来的路径,为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史书典籍和敦煌文献的记载与实地调查,对这些道作了较为系统的考证梳理。
作者
李宗俊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49,共6页
Dunhuang Research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唐代
南通吐蕃道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K242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151
同被引文献
238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26
1
隋书·炀帝纪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5.
被引量:1
2
.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被引量:78
3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河碛西区[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5.
被引量:1
4
陆庆夫..丝绸之路史地研究[M],1999.
5
陈良伟著..丝绸之路河南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61.
6
新五代史·四夷传附录第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5.
被引量:1
7
甘肃省地图.北京:星球地图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8
甘肃省地图.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9
刘兴义.
酒泉县下河清乡皇城遗址考[J]
.敦煌学辑刊,1986(2):76-81.
被引量:9
10
李并成.河西走廊马营河、摆浪河下游的古城遗址及沙漠化过程初探.北京大学学报,199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51
1
张德芳.
从出土汉简看汉王朝对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经营[J]
.中国社会科学,2021(1):143-155.
被引量:3
2
于子軒.
“迴紇可汗銘石立國門”——塞福列碑的年代[J]
.唐研究,2022(1):443-463.
3
赵建龙,刘兵兵,马更生,赵亚君,仇梦晗.
甘肃酒泉丰乐三坝湾魏晋墓2013年发掘简报[J]
.考古与文物,2020(1):23-32.
被引量:7
4
李凭.
魏燕战争以后的北魏与高丽[J]
.文史哲,2004(4):42-46.
被引量:7
5
李并成.
汉唐时期河西走廊的水利建设[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8(2):59-62.
被引量:8
6
李并成.
唐代河西戍所城址考[J]
.敦煌学辑刊,1992(Z1):6-11.
被引量:7
7
马文宽.
辽墓辽塔出土的伊斯兰玻璃——兼谈辽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J]
.考古,1994(8):736-743.
被引量:20
8
汤其领.
汉代徐州地区的宗教传播[J]
.史学月刊,2002(7):107-112.
被引量:3
9
郭声波.
唐宋集群羁縻州之典型——雅属羁縻州[J]
.中国史研究,2001(3):85-96.
被引量:8
10
杜建录.
论西夏《天盛律令》的特点[J]
.宁夏社会科学,2005(1):89-93.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38
1
王蕾.
魚海、合河的位置與交通路綫考[J]
.唐研究,2022(1):427-442.
被引量:1
2
闫天灵.
明末天启崇祯间青海蒙古系统的连续转换[J]
.青海民族研究,2019,30(4):114-119.
被引量:3
3
陈国科,刘兵兵(文/摄),赵亚君(图/摄),王晨达,沙琛乔,张伟,王山,无.
甘肃武周时期吐谷浑喜王慕容智墓发掘简报[J]
.考古与文物,2021(2):15-38.
被引量:28
4
何双全.
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发掘简报[J]
.文物,2000(5):4-20.
被引量:89
5
何双全.
敦煌悬泉汉简内容概述[J]
.文物,2000(5):21-26.
被引量:24
6
敦煌悬泉汉简释文选[J]
.文物,2000(5):27-45.
被引量:76
7
金滢坤.
吐蕃沙州都督考[J]
.敦煌研究,1999(3):86-90.
被引量:14
8
孙修身.
唐初中国和尼泊尔王国的交通[J]
.敦煌研究,1999(1):100-109.
被引量:5
9
金滢坤.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部落使考[J]
.民族研究,1999(2):73-77.
被引量:11
10
石硕.
西藏高原吐蕃时代以前的交通及其发展[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8(2):33-3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6
1
余小洪,王蔚.
论中原文化对吐蕃墓葬制度形成的影响[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4):92-98.
2
胡康.
從河源到赤嶺:論唐高宗時期吐蕃在隴右的東擴[J]
.唐研究,2023(1):547-577.
3
王蕾.
魚海、合河的位置與交通路綫考[J]
.唐研究,2022(1):427-442.
被引量:1
4
杨铭.
近30年来唐代吐蕃与西北民族关系史研究评述[J]
.民族研究,2008(6):96-104.
被引量:1
5
王元林.
试论丝绸之路东段线路走向和构成的文化线路网络特性[J]
.文博,2010(5):50-55.
被引量:6
6
董知珍,马巍.
吐蕃王朝时期吐蕃与西域的交通及驿站述考[J]
.社科纵横,2012,27(3):126-128.
被引量:4
7
武巍.
近二十年来吐蕃交通研究成果综述[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5,24(2):21-25.
被引量:1
8
苏海洋.
河西南境的塞垣、古城与穿越祁连山宽谷的丝绸之路[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36(4):32-35.
被引量:1
9
郭声波,魏超.
元师奖墓志所见唐代羁縻州探讨[J]
.中国史研究,2017(2):121-135.
被引量:4
10
辛峰,马冬.
青海乌兰茶卡棺板画研究[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3):1-9.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曹中俊.
丝绸之路青海道研究回顾与展望[J]
.藏学学刊,2022(2):78-96.
2
余小洪,王蔚.
论中原文化对吐蕃墓葬制度形成的影响[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4):92-98.
3
董秋实.
《唐刺史考全编》补正——以新出唐代墓志为中心[J]
.唐史论丛,2020(2):264-284.
被引量:3
4
孙杰.
青海海西吐蕃棺板画“山”字形冠人物考[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4(3):71-77.
5
阿旺嘉措,润泽.
国内学界关于"巴尔蒂斯坦"研究综述[J]
.中国民族学,2018(1):170-183.
6
乔天.
出土墓志与唐代历史地理研究的新收获——读马强《出土唐宋石刻文献与中古社会》[J]
.唐史论丛,2021(1):382-395.
7
阙维民,宋天颖.
京西古道的遗产价值与保护规划建议[J]
.中国园林,2012,28(3):84-88.
被引量:25
8
魏颖.
西北丝绸之路旅游价值及开发建议分析[J]
.知识经济,2014(22):31-31.
9
武巍.
近二十年来吐蕃交通研究成果综述[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5,24(2):21-25.
被引量:1
10
齐雪松.
茶文化在壁画艺术中的体现[J]
.福建茶叶,2018,40(9):395-395.
1
袁黎明.
简论唐代丝绸之路的前后期变化[J]
.丝绸之路,2009(6):57-61.
被引量:6
2
陈晓伟.
人才绽放“灵州道”——走访“中国回族之乡”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J]
.中国人才,2015(15):11-13.
3
薛正昌.
唐宋时期穿越灵州的丝绸之路[J]
.丝绸之路,2013(22):5-9.
被引量:3
4
杨作山.
北宋时期秦州路考略[J]
.宁夏社会科学,2007(3):94-98.
被引量:5
5
崔星,王东.
晚唐五代党项与灵州道关系考述[J]
.西夏研究,2013(2):37-43.
被引量:5
6
周得京.
中国丝绸之路的演变[J]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8(2):21-24.
被引量:5
7
陈民.
《归义军史事考论》出版[J]
.敦煌研究,2011(1):80-80.
8
杨文远.
诗意雅布赖[J]
.丝绸之路,2015,0(17):39-48.
9
薛正昌.
唐代长安——灵州道:历史与文化[J]
.江汉论坛,2004(4):64-67.
被引量:5
敦煌研究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