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专业课程教学平台上的科研训练模式之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高校学生本科教育阶段实施科研训练计划,是提升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也受到国内外众多高校的广泛关注。探索并实践基于专业课程教学平台上的"教学渗透、问题探究、科研实践、考核评价"科研训练模式,对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
王廷明
段春生
徐熙君
王树德
机构地区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
出处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16-119,共4页
Journal of Teachers College Qingdao University
关键词
科研训练
科研实践
专业素质
创新能力
分类号
G650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50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1
赵洪.
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2):71-75.
被引量:480
2
魏志渊,毛一平.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探讨[J]
.高等理科教育,2004(2):75-77.
被引量:37
3
杨慧,俞安平,恢光平,曹洪.
国内外本科生科研训练比较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51(5):65-68.
被引量:138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刘宝存.
美国研究型大学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J]
.中国高教研究,2004(10):60-62.
被引量:163
2
陶爱珠.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被引量:1
3
陶爱珠.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被引量:1
4
威廉·H·克伯屈.教学方法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9..
被引量:1
5
.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模式—基于问题解决(叶平)[EB/OL].http://xq,tjjy,com,cn/htdocs/daohang/xkwz/xhdk/ArticleShow,asp?ArticleID-29,.
被引量:1
6
刘祖照.实施SRT计划培养创造性人才[J].清华大学高教研究,1998,(2):43-43.
被引量:8
7
卢晓东.
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伯克利加州大学本科生科研[J]
.高等理科教育,2000(5):67-74.
被引量:94
8
张建伟.
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J]
.教育研究,2000,21(10):58-62.
被引量:184
9
潘云鹤.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2001(5):6-8.
被引量:46
10
韩星臣,蒋树声.
关于建设研究型大学的两点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1(5):9-11.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650
1
吴瑕.
《认知神经科学导论》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实践[J]
.心理月刊,2021(5):214-215.
被引量:1
2
辛欣.
R软件在统计课程体系中的应用[J]
.电子技术(上海),2021,50(10):134-135.
被引量:3
3
杨宋,张磊,付娟娟,杨帆,刘桂花.
基于“双创”的高职《3D打印技术》课程评价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3):30-32.
被引量:1
4
刘欢,王晓墨,成晓北,王琳玲,姚洪.
大学生科研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能源环境类第二课堂学生体验及成效分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S01):130-134.
被引量:6
5
王爱民,崔建伟.
SRTP和课外研学活动融入导师制的模式研究[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5):66-67.
被引量:6
6
杜红艳.
论“以人为本”的高职高专教学方法改革[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3):80-81.
被引量:1
7
陈仲.
“电力电子装置及控制”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与探索[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S1):34-38.
被引量:9
8
李林,陆灵云,沈明霞,黄桂林.
SRT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8-11.
被引量:42
9
丁俊苗.
基于问题意识的《现代汉语》研究性教学[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2):64-67.
被引量:1
10
李刚,赵旦峰,田雪怡.
推进研究型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管理水平[J]
.硅谷,2008,1(15).
同被引文献
21
1
潘之欣.
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类课程设置的调查[J]
.外语界,2002(1):47-55.
被引量:131
2
李杰,朱延明,柏锡.
浅谈对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53-54.
被引量:18
3
赵洪.
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2):71-75.
被引量:480
4
许传华.
研讨式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应用[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3):146-147.
被引量:11
5
史彭,李隆.
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探讨与实践[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2):88-90.
被引量:16
6
王广顺,陈小雷.
论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及培养途径[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6):95-97.
被引量:53
7
刘军仪,杨春梅.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模式[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8(2):113-118.
被引量:28
8
鞠玉梅.
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31-33.
被引量:98
9
王宏军.
关于培养高校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的思考[J]
.教育探索,2007(12):78-79.
被引量:8
10
刘培莉.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理性思考——基于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衔接[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7(2):97-100.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7
1
蔡红英,张勇.
多角度推进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8):164-166.
被引量:3
2
孟为国.
基于科研能力培养的农机化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模式探讨[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08(11):15-17.
3
田曲平.
提高高校青年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的思考[J]
.科技资讯,2009,7(15):198-198.
被引量:1
4
谢彦红.
大学生科研能力训练模式探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0(15):62-63.
被引量:11
5
傅翀.
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之研究与实践[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83-84.
被引量:1
6
吴悦.
教研互融在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高级氧化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课程为例[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9,9(3):32-36.
被引量:1
7
沈芳芳,罗昌泰,刘文飞,吴春生,袁颖红.
基于教学-科研有机融合的《环境学概论》教学改革[J]
.科技视界,2020(21):40-4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梁化民,李学明.
试论大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生成环境[J]
.高教论坛,2013(12):54-56.
被引量:2
2
范淑燕,张文标.
基于科研立项制度的学生科研平台搭建[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3(1):153-156.
被引量:10
3
魏媛,杨秀琴.
工程教育背景下新升本科院校专业实验教学的探索[J]
.广东化工,2011,38(12):166-166.
4
张博.
高校青年英语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32(1):92-94.
被引量:4
5
曹洪洋.
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2(8):15-16.
被引量:12
6
彭文博,尹新明.
本科生科研训练活动的形式、内涵及地方高校的创新性实践[J]
.高等农业教育,2012(4):78-80.
被引量:11
7
张艳,邓辉,李超锋.
民族院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3):112-115.
被引量:3
8
张旭,郭景茹,李颖,郑永文,常巧呈.
动物医学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2):52-55.
被引量:10
9
颜廷丽.
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3(7):68-70.
被引量:10
10
李百华,吕科建.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生科研工作框架的构建[J]
.教育教学论坛,2013(38):1-4.
被引量:3
1
杨春青.
基于产品设计的大学生科研训练模式的研究[J]
.价值工程,2011,30(15):202-203.
2
王华强,李成标.
社会学科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探讨[J]
.科技创业月刊,2014,27(10):133-134.
3
厉岩,马建辉,洪竞兰,刘广爱,章敏.
七年制医学生全程科研训练模式的实践研究[J]
.医学与社会,2004,17(1):56-57.
被引量:12
4
李从举.
搭建创新平台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J]
.实验室科学,2014,17(4):9-11.
被引量:7
5
魏志渊,毛一平.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探讨[J]
.高等理科教育,2004(2):75-77.
被引量:37
6
周明儒.
高师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与初步实践[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1(1):48-49.
7
占梅英.
探寻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关于实施“三级论文”科研训练计划的思考[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46-150.
被引量:16
8
高薇.
科研训练模式下大学生科技素养的提升[J]
.学园,2015,0(3):71-72.
9
魏萍.
以科研训练计划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
.中国高校科技,2015(11):78-80.
被引量:9
10
段徐,章燕棋,应美丹,祝秀香.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现状调查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3):58-59.
被引量:61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