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应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对河南省玉米区试品种分析评价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应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对河南省2005年玉米区试品种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金豫2010评价指标为0.635,综合表现最优;其次为X1113V和滑玉023,评价指标分别为0.594和0.581;豫单2020综合表现最差,评价指标为0.369;其次为高油5580,评价指标为0.373。
作者
李文仓
李绍伟
赵国建
刘素玲
机构地区
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2-45,共4页
China Seed Industry
关键词
玉米品种
模糊数学
灰色系统理论
综合评价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41
同被引文献
115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68
参考文献
7
1
顾金春,彭忠华,戴保威.
杂交组合灰色评判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J]
.种子,2003,22(2):76-77.
被引量:29
2
许海涛,王友华.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和灰色系统理论对夏大豆区试品种的分析评价[J]
.陕西农业科学,2006,52(3):36-39.
被引量:17
3
李春霞,苏俊,钟占贵,龚士琛,宋锡章,张瑞英,张坪.
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与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玉米科学,1996,4(1):35-38.
被引量:63
4
卓德众,刘启华,郭红甫.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J]
.玉米科学,1996,4(3):31-34.
被引量:45
5
袁喜祖.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被引量:3
6
孙海潮,万金红,郭安斌,卢道文,崔俊明,宋长江,裴振群,刘智萍,芦连勇,牛永锋,郑丽敏.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玉米组合鉴定试验中的应用[J]
.玉米科学,2006,14(2):47-49.
被引量:44
7
刘录祥,孙其信,王士芸.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J]
.中国农业科学,1989,22(3):22-27.
被引量:620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石书兵,徐文修,克尤木,高文伟.
模糊综合评判在旱作春小麦品种评价中的应用[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1,24(2):22-25.
被引量:29
2
岳尧海,周小辉,杨贤成,任军,刘俊英.
夏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玉米科学,2004,12(4):21-22.
被引量:64
3
于树林.
灰色系统理论在玉米新品种综合评估中的应用[J]
.玉米科学,1994,2(2):6-8.
被引量:13
4
刘录祥,孙其信,王士芸.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J]
.中国农业科学,1989,22(3):22-27.
被引量:620
5
卓德众,刘启华,郭红甫.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J]
.玉米科学,1996,4(3):31-34.
被引量:45
6
李春霞,苏俊,钟占贵,龚士琛,宋锡章,张瑞英,张坪.
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与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玉米科学,1996,4(1):35-38.
被引量:63
7
邓聚龙.灰色系统与农业[J].山西农业科学,1985,(5):34-37.
被引量:117
8
辛建军,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87年,4期,39页
被引量:1
9
邓聚龙,灰色预测与决策,1986年
被引量:1
10
王亭,模糊数学,1985年,2期,77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741
1
章丹峰,齐鸣,田维娜,朱强龙,项志松,俞继明.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10个冬茶梅品种综合评估初探[J]
.浙江园林,2022(2):86-89.
被引量:1
2
胡园春,安广池,杨宁,李全景,崔云鹏.
主要气象因子与冬小麦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农学学报,2020,10(2):92-95.
被引量:9
3
陈克敏,李月英,岳海旺,李翠玉,张健.
气象因子对黑龙港地区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S01):140-143.
4
唐海涛,张彪,林勇,叶国成,陈宛秋.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S1):109-114.
被引量:20
5
郑洪霞.
灰色系统理论在水稻育种上应用的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4):72-73.
被引量:6
6
杨晓辉,陈惠,王振秋,张立新.
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中国北方片春播花生新品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26(z1):37-40.
被引量:1
7
王建迎,张慧兰,杨宏.
玉米产量与其相关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玉米科学,2002,10(z1):66-67.
被引量:22
8
若毛吉,羊毛吉.
共和县畜牧业经济系统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9):137-139.
被引量:1
9
刘国琴,樊卫国,龙令炉,宋勤飞,王启勇,易洪芳,吴成见.
18个椪柑变异材料果实品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9):174-177.
被引量:2
10
刘景辉.
灰色系统理论在玉米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职大学报,2004(4):29-3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15
1
石书兵,徐文修,克尤木,高文伟.
模糊综合评判在旱作春小麦品种评价中的应用[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1,24(2):22-25.
被引量:29
2
白世斌,马云彤.
小麦品质模糊信息综合评价研究[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7(4):10-14.
被引量:6
3
周新仁,孔祥丽.
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玉米区试品种[J]
.玉米科学,2005,13(z1):32-33.
被引量:26
4
邓穗生.
灰色关联度对腰果新品种的综合评估[J]
.热带作物学报,2004,25(2):10-14.
被引量:20
5
王晓明,王子明,乐素菊,刘国光.
广东省超甜玉米新组合模糊综合评价[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4,12(5):459-463.
被引量:11
6
刘廷辉.
灰色系统理论在青稞品种综合试验中的应用[J]
.大麦科学,2004(3):23-25.
被引量:16
7
许波,王成业,张海申,王友华,李栋业.
DTOPSIS法综合评价玉米新品种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872-874.
被引量:41
8
岳尧海,周小辉,杨贤成,任军,刘俊英.
夏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玉米科学,2004,12(4):21-22.
被引量:64
9
韩启秀.
运用灰色关联度对山东小麦新品种(系)综合表现的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2):312-314.
被引量:37
10
杨晓艳.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综合评估小麦新品种的探讨[J]
.上海农业学报,1994,10(1):13-19.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1
1
许海涛,张海申.
灰色关联多维综合评判在玉米杂交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J]
.农业科技通讯,2008(11):88-90.
被引量:1
2
任丽,范君龙,刘新浩,李阳,蔡君玲,李东瑾.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花生区域品种的综合分析评价[J]
.农业科技通讯,2009(1):76-79.
被引量:5
3
邹永红,谭建林.
基于综合灰色关联度加权法的玉米品种评价[J]
.南方农业学报,2011,42(8):1007-1010.
被引量:28
4
苏锐锋,吴继华,李可,马其云.
对河南省花生区域试验中品种的灰色理论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11(9):62-65.
5
牛侯艳,樊保国,梁立峰,李建国.
灰色系统理论在果树产地气象生态适宜性评估中的应用初探[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2):281-285.
被引量:4
6
宋志均,贺德先,韩勇,薛鑫.
灰色系统原理在小麦新品种(系)布局中的应用[J]
.中国种业,2012(1):47-49.
被引量:4
7
华劲松,戴红燕,苏解放,蔡光泽,苏云龙.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昭觉县高寒粳稻新品系分析评价[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8(1):8-12.
被引量:4
8
陈海玲,郭媛贞,黄强,陈芝,黄枝,颜墩炜.
豇豆外引品种的两种综合评价方法比较[J]
.东南园艺,2021,9(1):34-39.
9
李宁,谢文锦,王国东.
鲜食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及品种评价[J]
.农业科技通讯,2022(5):68-70.
被引量:4
10
柏流芳,吕黄珍,朱大洲,周光华,张新伟,王成,屠振华.
农作物育种中的综合评判方法[J]
.农业工程,2013,3(3):112-119.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68
1
闫冬梅,向红艳,邵毅明.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运行效率评价[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1):99-102.
被引量:17
2
金建猛,谷建中,刘向阳,任丽,范君龙.
花生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种子科技,2009,27(5):31-33.
被引量:21
3
田应书,詹永发.
一化性柞蚕品种产量与其构成因子的关系[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7):121-124.
被引量:5
4
孙健敏,高小丽,高金锋,王鹏科.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夏绿豆区域试验品种评价中的应用[J]
.西北农业学报,2010,19(3):123-126.
被引量:21
5
张宝贤,孙丽娟,谭德云,刘红光,王光明.
AMMI模型在蓖麻杂交育种中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7):202-205.
被引量:8
6
董开居,陈国琛,陈爱娜,尹雪芬,马玉云.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蚕豆区试品种[J]
.种子,2012,31(3):95-97.
被引量:13
7
李树军,袁静,李晶晶,崔建云.
潍坊市夏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山东气象,2012,32(1):38-41.
被引量:2
8
邵毅明,闫冬梅,向红艳.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旅客换乘效率评价模型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2,34(6):78-81.
被引量:6
9
罗亚林.
改进氧化铝大袋包装的生产工艺[J]
.世界有色金属,2000,25(4):29-30.
10
薛帅,秦烁,王继师,梁振兴,谢光辉.
灰色系统理论在非粮柴油植物评价与筛选中的应用[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17(6):225-230.
被引量:18
1
赵金环,崔向华,刘淑艳.
运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分析评价夏播花生区试品种[J]
.花生学报,2009,38(2):44-48.
被引量:4
2
许波,王成业,张海申,王友华,李栋业.
DTOPSIS法综合评价玉米新品种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5):872-874.
被引量:41
3
杨利斌,杨永生,王顺霞.
DTOPSIS法在玉米新品种多因素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10):53-54.
被引量:8
4
许波,王成业,张海申,王友华,李栋业.
DTOPSIS法在玉米新品种多因素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种子,2005,24(1):14-16.
被引量:13
5
戴栗红,李安.
玉米品种多因素综合评价[J]
.杂粮作物,2005,25(5):300-301.
被引量:6
6
卢华兵,郭国锦,吕桂华,徐秀红,郭勇,胡贤女,金英燕,石丽敏.
DTOPSIS法在综合评价鲜食糯玉米新品种中的应用[J]
.浙江农业科学,2012,53(7):938-941.
被引量:11
7
马雄风,喻春明,汤清明,唐守伟,熊和平.
DTOPSIS法在苎麻品种多因素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麻业,2005,27(6):283-285.
被引量:7
8
闫海霞,柳家友,吴伟华,付家锋.
河南省主要玉米品种多因素综合评价[J]
.杂粮作物,2009,29(3):163-164.
被引量:5
9
蒋自可.
谷子品种多因素综合评价[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0):103-103.
10
林琼.
DTOPSIS法在水稻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稻米,2007,13(2):28-30.
被引量:8
中国种业
2007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